[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监测及均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4588.2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尹向阳;赵庆红;陶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监测 均衡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特别涉及由多节电池组成电池组的电池监测及均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锂离子电池做为主要电源,主要是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高,自放电率低等优点;但同时锂离子电池对充放电要求很高,当过充、过放、过电流及短路等情况发生时,锂离子电池压力与热量大量增加,容易产生火花、燃烧甚至爆炸,因此,锂离子电池无一例外地都加有过充放电保护电路。另外,当对一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时,考虑到各个单体电池的不一致性,可采取均衡措施来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均衡的意义就是利用电子技术,使锂离子电池单体电压偏差保持在预期的范围内,从而保证每个单体电池在正常的使用时不发生损坏。若不进行均衡控制,随着充放电循环的增加,各单体电池电压逐渐分化,使用寿命将大大缩减。目前通用解决方案是,采用飞电容采样来实现电压采样功能,采用主动均衡实现电池均衡,如TI公司的EMB1428和EMB1499芯片能够实现电池组多通道选择的双向主动均衡,以及凌力尔特公司的LTC3300芯片能够实现电池组进行基于变压器的双向主动电荷平衡。
这些方案虽然能够解决电池组采样均衡功能,但是这些芯片外围电路需要自行设计且外围电路成本很高,同时采样电路和均衡电路开关阵列数量庞大、控制逻辑复杂,不利于低成本实现和控制。
申请人为上海大学、申请号为201610104589.9、发明名称为《一种共用开关阵列的电池采样均衡电路》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共用开关阵列的电池采样均衡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电池组B1、B2、…Bn,飞电容采样电路C1,变压器M及二极管D1组成的反激式均衡电路,开关阵列K1、K2、K3、K4、…K2n-1、K2n,模数转换器ADC和单片机MCU;反激式均衡电路原边同名端接电池组高电压端,异名端通过MOS管Q接地;反激式均衡电路副边通过开关S3、S4连接到开关阵列上;飞电容采样电路电容C1一端连接到开关阵列上,另一端通过开关S1,S2连接到模数转换器ADC上,模数转换器ADC连接单片机MCU,通过软件实现对开关阵列进行控制。
该发明能实现飞电容采样电路和反激式均衡电路开关阵列分时复用,减少电路开关数量、控制逻辑复杂度及制造成本,但存在如下缺陷:
(1)该电路需要通过增设一对采样开关S1、S2和一对均衡开关S3、S4,通过对采样开关、开关阵列和均衡开关的断开和闭合进行控制才能实现电池采样操作和电池均衡操作,采样开关和均衡开关数量共有4只,且需要频繁断开和闭合,电路成本还是较高,电路损耗也较大。
(2)该电路采样操作和电池均衡操作分开进行,电路工作效率低。
(3)该电路采用了反激式均衡电路,电池均衡为向电压最低的电池进行能量补充,只能单向工作,不利于提高电路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如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监测及均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减少开关数量,降低电路损耗,且电路控制逻辑非常简单,电路均衡效率高,无需专用的电池均衡芯片。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监测及均衡系统,包括电池组、开关阵列、模数转换器、双向变换器和单片机;电池组包括单体电池B1、B2、…和Bn;开关阵列包括开关K11、K12、K21、K22、…、Kn1和Kn2;双向变换器包括第一侧正端、第一侧负端、第二侧正端、第二侧负端、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隔离变压器、开关管Q1、开关管Q2和隔离;隔离变压器第一侧绕组异名端为第一侧正端,隔离变压器第一侧绕组同名端经开关管Q1后形成第一侧负端,隔离变压器第二侧绕组同名端为第二侧正端,隔离变压器第二侧绕组异名端经开关管Q2后形成第二侧负端,开关管Q1的控制极经隔离后形成第一控制端,开关管Q2的控制极为第二控制端;其特征在于:
单体电池B1、B2、…、Bn的正极通过开关K11、K21、…、Kn1连接至双向变换器的第二侧正端,单体电池B1、B2、…、Bn的负极通过开关K12、K22、…、Kn2连接至双向变换器的第二侧负端;
双向变换器的第二侧正端与开关K11、K21、…、Kn1和模数转换器的连接点连接,双向变换器的第二侧负端与开关K12、K22、…、Kn2和模数转换器的连接点连接,双向变换器的第一侧正端与电池组的正极连接,双向变换器的第一侧负端与电池组的负极连接,双向变换器的控制端与单片机连接;
开关K11、K12、K21、K22、…、Kn1、Kn2的控制端连接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4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