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3353.1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8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胜则;江泽贵章;野岛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将多个电池模块彼此组合而获得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用作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电机的电源的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电池模块(电池组)来获得大的电力,在该电池模块中,电池单元(单体电池)利用诸如汇流条这样的连接部件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彼此电连接。
此外,为了获得大的电力,多个电池模块以串联的方式进一步彼此连接。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JP-A-2011-171175。
图7是示出在电池组外壳560中收纳两个电池模块501这样的电池组600的图。
在电池模块501中,多个电池单元(未示出)在厚度方向上并置在支撑体550上,第一围绕部510和第二围绕部520分别布置于在支撑体550上布置的多个电池单元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一对第三围绕部540布置在多个电池单元的厚度方向上的两端,并且盖530安装在由这些围绕部包围的上开口处。
在电池单元的彼此相邻的正电极端子502和负电极端子504处,安装了汇流条506。汇流条506焊接至正电极端子502和负电极端子504并且从而固定至该处,从而在正电极端子502与负电极端子504之间电连接。
在位于互相串联连接的正电极端子502和负电极端子504的两端处的总正电极端子502A和总负电极端子504A处,安装了用作电池模块501的电极端子的电极部件508。
覆盖多个电池单元的上部的盖530包括:使汇流条506露出的开口532;使电极部件508露出的开口534;以及螺丝收纳部536,电极部件508的螺丝孔插入到该螺丝收纳部中。
当两个电池模块501互相组合时,电连接到总正电极端子502A的电极部件508与电连接到总负电极端子504A的电极部件508利用充当电连接部件的导电部件509而互相电连接。导电部件509在其两端处设置有开口509A,螺丝插入该开口509A中,并且将导电部件509的开口509A与电极部件508的螺丝孔定位成是连续的,并且通过螺丝接合而固定。
两个电池模块501被收纳在电池组外壳560中,使得设置在支撑体550中的开口552与电池组外壳560的螺丝孔564连续,并且通过将螺丝插入到开口552和螺丝孔564中来将电池模块501定位,并且从而固定至电池组外壳560。
然而,如上所述,在通过将多个电池模块501互相组合而获得的电池组600中,由于其中多个电池单元彼此组合这样的电池模块501的总长度公差,在利用导电部件509而互相电连接的两个相邻的电池模块501中的总正电极端子502A与总负电极端子504A之间的间隔中产生尺寸偏差。关于该点,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吸收尺寸偏差以实现电连接状态,使导电部件509的开口509A的孔径增大尺寸偏差的程度。然而,电池模块之间在短距离内的紧凑连接则是不可行的。
此外,当为了高容量和高输出而增加电池单元的数量时,由于进一步增大了电池模块501的总长度公差,所以即使增大导电部件509中的开口509A的孔径,也不能吸收总长度公差。而且,当采用可拆卸连接器连接作为在多个电池模块501之间的总正电极端子502A与总负电极端子504A的连接时,由于能够由连接器吸收的公差量小,所以不能吸收电池模块501的总长度公差。此外,当通过利用汇流条的焊接使多个电池模块501之间的总正电极端子502A与总负电极端子504A互相连接时,因为需要使汇流条变形,所以对总正电极端子502A和总负电极端子504A产生了载荷,使得不能吸收电池模块501的总长度公差。
已经做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组,其中多个电池模块彼此组合并且能够将用于电连接在电池模块之间的电连接部件小型化。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前述目的通过以下构造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33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