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钵苗移栽机的穴盘定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0778.7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1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方精工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8 | 分类号: | A01G9/08;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机构 感应定位装置 定位装置 传送台 供苗盘 植苗 移栽 苗移栽机 输出端 气缸 穴盘 种钵 育苗 传送 工作效率 夹取装置 设施农业 育苗移栽 自动化 | ||
本发明涉及设施农业中的自动化移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钵苗移栽机的穴盘定位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台和第二传送台,所述第一传送台上设有植苗盘定位机构,所述植苗盘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定位装置,所述第二传送台上设有供苗盘定位机构,所述供苗盘定位机构包括第二连杆定位装置,所述植苗盘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感应定位装置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感应定位装置靠近第一传送台的输出端设置,所述供苗盘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二感应定位装置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感应定位装置靠近第二传送台的输出端设置。本发明满足了夹取装置能够将供苗盘内的育苗移栽至植苗盘内,提高了移栽育苗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移栽育苗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施农业中的自动化移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钵苗移栽机的穴盘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穴盘育苗是一个新的行业,是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育苗技术,穴盘育苗与常规育苗方式相比,具有省工﹑省力﹑成苗快﹑节约资源﹑成本低﹑效率高﹑便于管理以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优点,主要应用于烟草﹑花卉﹑蔬菜和树木的育苗。穴盘鱼苗中为了保证作物有适当的空间以促进其扎根和生长,需要将穴盘钵苗从高密度盘向低密度盘间的移栽,及穴盘向花盆间的移栽。穴盘钵苗移栽虽然很简单,但需要大量的手工作业,并且连续工作容易疲劳,生产效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作业,制约了穴盘育苗技术的发展。为此,研究穴盘钵苗高速自动移栽机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促进穴盘育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多数的穴盘定位装置多采用带传动,传感器定位的方式,这样的定位方式会影响穴盘移送位置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了钵苗移栽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钵苗移栽机的穴盘定位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钵苗移栽机的穴盘定位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台和第二传送台,所述第一传送台和第二传送台并列设置,所述第一传送台上设有植苗盘定位机构,所述植苗盘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传送台上用于对植苗盘的位置进行校正的第一连杆定位装置,所述第二传送台上设有供苗盘定位机构,所述供苗盘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传送台上用于对供苗盘的位置进行校正的第二连杆定位装置,所述植苗盘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感应定位装置和用于驱动第一连杆定位装置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感应定位装置靠近第一传送台的输出端设置,所述供苗盘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二感应定位装置和用于驱动第二连杆定位装置运动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感应定位装置靠近第二传送台的输出端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植苗盘的宽度,所述第一感应定位装置上设有第一接近开关,每个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的感应方向与第一传送台的传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连杆定位装置包括第一主动部和第一从动部,所述第一主动部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的伸缩杆铰接,第一主动部的另一端与第一从动部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从动部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部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呈V字型设置,所述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的一端均与第一气缸的伸缩杆铰接,另一端均向外延伸,所述第一从动部包括第三铰接杆和第四铰接杆,所述第三铰接杆和第四铰接杆呈交叉状态设置,所述第三铰接杆的一端与第一铰接杆远离第一气缸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铰接杆的一端与第二铰接杆远离第二气缸的一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铰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滑动柱,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柱的一端与第三铰接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位置的第一限位板滑动连接,所述第四铰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滑动柱,每个所述第二滑动柱的一端与第四铰接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位置的第一限位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感应定位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和安装在第二气缸伸缩杆端部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推送方向垂直于第一传送台的传送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方精工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方精工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07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