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流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0169.1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7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丁盼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清河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500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流 水体 生态 修复 方法 | ||
1.一种河流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河流改造
①采用推土机及挖掘机,修出两条人工引水道;
②准备一个深2m-2.5m的水泥基底治理池,池底面积保证足够治理80m-100m长河流的水体;
③引流被污染河流的水,灌入治理池,至水位高度上升至1.5m-2m;
2)预准备
①准备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
②准备苍白杆菌、吉氏类杆菌、厌氧异养类细菌、甲烷细菌;
③准备莲藕种;
④准备水蕹、美人蕉、褐藻、卡州萍、紫萍;
⑤准备豆粕、豆油和玉米粉;
3)保藏有目标微生物的营养胨制备
①采用100℃-120℃的温度分别将豆粕、豆油和玉米粉进行高温除菌和烘焙除水,即获得预处理豆粕、预处理豆油和预处理玉米粉;
②将步骤①获得的预处理豆粕、预处理豆油和预处理玉米粉按重量比2-3∶2-3∶5的比例机械混合均匀,获得待用营养胨;
③苍白杆菌和吉氏类杆菌植入步骤②获得的营养胨,密封保存10天-12天,获得前置营养胨;
④将步骤③获得的前置营养胨内加入20份水,获得二次营养胨;
⑤将厌氧异养类细菌和甲烷细菌植入步骤④获得的二次营养胨,置于28℃-32℃的密闭环境下,保温15天-10天,即获得所需保藏有目标微生物的营养胨营养胨;
4)有机污染水体修复具体方法
①将阶段2)步骤①获得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在夜间以每平方50mol/m3的比例喷淋,每日一次,持续3日;
②将阶段3)获得的保藏有目标微生物的营养胨以20g/m3的比例施加在有机污染的水体内,每3天一次,共施加3次;
③按1根/m3的密度植入莲藕种;
④在水体中以4棵/m3-9棵/m3密度分别种植水蕹和美人蕉,靠近边缘的水体种植美人蕉,中间水域种植水蕹;
⑤在水体中植入褐藻,植入密度4棵/m3;
⑥在水面上种植卡州萍、紫萍,任其自然生长;
⑦每隔一个月更换一次水体,按水体具体方法为:放水至水体高度0.5m,然后再引水至水位1.5m-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清河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清河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01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