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正极端板凸台一体式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9455.6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冯臣相;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恒动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锂离子电池 板正 极端 板凸台一 体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正极端板凸台一体式结构,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邮电通讯的不间断电源,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电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
目前最常见的电池正极柱结构引出方式有:壳盖冲孔加塑料密封件用螺丝螺帽对锁引出,壳盖冲孔用塑料密封件加压片用铆钉冲压引出,结构繁琐、零部件较多组装复杂,塑料密封件在受压下时间长久后很容易老化和失去弹性,极柱扭力不达标容易转动,电芯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工况恶劣的情况通过震动螺丝容易松动导致漏液,电池性能下降及存在安全隐患,接触阻值难控制,充放电时正极柱部位温升偏高,影响电池直流内阻,导致电池充放电一致性性能差,且现有的引出结构均需要塑料密封件进行密封,增加了加工工艺难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成本,且现有的引出结构的结构复杂,经常出现过度连接的情况,不仅提高了内阻,导致电池充放电差,且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工艺简单、无需塑料密封件、无需零部件组装加工、无需激光焊接、无需测漏,减少过度连接、内阻小、适合大电流充放电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正极端板凸台一体式结构。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正极端板凸台一体式结构,其包括盖板和拉升凸台结构,所述盖板焊接在电池盒上,所述拉升凸台结构为方块锥形或者圆锥形结构,所述拉升凸台结构与所述盖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拉升凸台结构为模具从所述盖板的下端冲压拉升形成的结构,所述拉升凸台结构的上平面为正极柱端板。
所述盖板与电池正极的电位相等。
所述正极柱端板为方形或者圆形的平面结构。
所述拉升凸台结构的内部为空心结构。
所述拉升凸台结构的长宽或者直径从下到上逐渐减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正极端板凸台一体式结构,用模具从盖板的下端冲压拉升形成方块锥形凸台或者圆锥形凸台,加工工艺简单、无需塑料密封件、无需零部件组装加工、正极柱端板和盖板无需激光焊接、也无需测漏、减少过度连接、内阻小、适合大电流充放电;
2、本发明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正极端板凸台一体式结构的盖板与电池正极的电位相等,也能够减小内阻;
3、本发明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正极端板凸台一体式结构的结构非常简单,只需要在盖板上用模具冲压提升呈凸台结构即可,降低了成本;
4、本发明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正极端板凸台一体式结构的盖板与正极柱端板一体式成型,无需另外加工正极柱端板,也就无需考虑如何将正极柱端板与盖板连接,也无需进行测漏,不会出现漏液的情况,电池性能稳定,安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正极端板凸台一体式结构的实施例1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正极端板凸台一体式结构的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正极端板凸台一体式结构的实施例2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正极端板凸台一体式结构的实施例2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盖板,2为盖板凹槽,3为正极柱端板,4为激光密封焊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恒动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恒动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9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绝缘导热薄膜
- 下一篇:一种碳基动力电池及其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