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除尘脱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8845.1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利;张江辉;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脱雾装置 复合 填料支撑板 挡板 除尘模块 过滤净化 过滤填料 过滤效果 节能环保 电动机 出风管 除尘器 传动轴 刮板式 进风管 进水管 排污管 阀门 格栅 减小 三层 水雾 套筒 吸尘 去除 纤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复合除尘脱雾装置,共分为上中下三层除尘器,主要由电动机、传动轴、进水管、套筒、脱雾纤维、刮板式吸尘格栅、球形过滤填料、进风管、出风管、排污管、挡板、填料支撑板、阀门组成。该装置通过不同的除尘模块过滤净化不同粒度的灰尘,提高了过滤效果,减小了除尘成本,而且对水雾的去除起了较好的效果,结构简单、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不同物理方式除去不同粒径灰尘的多层过 滤装置,属环保和机械设计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持续雾霾现象,大粒径灰 尘及细微颗粒灰尘如PM2.5和PM10通过工业排放到空气中,其上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病毒等, 导致了肺病发病率的大幅提升,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具的挑战。
九十年代使用的除尘方式大多使用湿法除尘,耗水量大,且排放含湿量大,水雾浓度较 高。单纯的机械过滤方法只能过滤大颗粒灰尘,对于细微灰尘,传统机械过滤方式不可行。 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现在电厂烟气除尘通常采用电除尘器、旋转极板式电除尘器、低低 温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和湿式电除尘器等方式,为达到国家要求的超 低排放水平,目前电厂烟气除尘都是选用几种除尘方式组合的方式,如电-袋除尘、湿-电除 尘等,在原先一种除尘基础上,增加了后续除尘工序。上述除尘方式耗电量大,运行成本高, 增大了企业的经济负担,而且若选用布袋除尘,布袋需每两年更换一次,使用成本高,且容 易堵塞及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电袋除尘、湿电除尘工艺能耗大、使用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新 型复合多层除尘除雾装置。该装置通过不同的除尘模块过滤净化不同粒度的灰尘,提高了过 滤效果,减小了除尘成本,而且对水雾的去除起了较好的效果,结构简单、节能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复合除尘脱雾装置,共分为上中下三层除尘器,主要由电动机、传动轴、进水 管、套筒、脱雾纤维、刮板式吸尘格栅、球形过滤填料、进风管、出风管、排污管、挡板、填料支撑板、阀门组成。电控机通过传动轴与脱雾纤维、刮板式吸尘格栅连接,脱雾纤维横向布置在套筒内,刮板式吸尘格栅纵向布置于套筒内。填料支撑板与套筒焊接一体,球形过滤填料分散布置在填料支撑板上。排污管设置在每层的底部,每层底部设置挡板和排污管,挡板将气体与污水隔开,防止污水进入下一层。进风管设置在下层底部,出风管设置在上层顶偏侧,通过阀门分别控制进水管在每层的喷淋量。
烟气由进风管进入下层除尘器,经过填料支撑板后透过球形过滤填料,球形过滤填料对 烟气进行第一层粗过滤,过滤后的烟气进入中层除尘器,存留在填料缝隙中的粗灰被喷淋水 冲刷后,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出。进入中层除尘器的烟气与喷淋水雾接触后,水雾与粉尘接触 后凝结滴落在刮板式吸尘格栅上,烟气得到进一步除尘过滤后进入上层除尘脱雾器,刮板式 吸尘格栅因传动轴的转动,将刮板式吸尘格栅上的污水在离心力的转动下,被甩在套筒内壁, 顺流在挡板外侧经排污管排出。
若进一步对烟尘进行除尘,可开通上层进水管的阀门,烟气在上层过滤器中经过细密的 脱雾纤维,将下层、中层过滤后残留的的细微粒径灰尘烟气进一步过滤,灰尘和喷淋水雾附 着在脱雾纤维上,通过传动轴带动脱雾纤维转动,污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套筒内壁, 沿内壁下流到隔板外侧通过排污管排出。
若经过中层除尘器达到排放标准后,关闭上层进水管阀门,高湿度烟气进入上层除尘脱 雾器,水雾凝结在脱雾纤维表面,脱雾纤维吸水后经过传动轴的旋转,凝结水在离心力的作 用下被甩到套筒内壁,沿内壁下流到隔板外侧通过排污管排出,烟气得到脱雾除湿处理。当 脱雾纤维吸附能力下降或表面附着粉尘时,开启上层进水管阀门,喷淋对托雾纤维进行冲洗。
电机通过传动轴为刮板式吸尘格栅和脱雾纤维的转动提供动力。
刮板式吸尘格栅可在套筒内调节与套筒的间距,并且可调整与传动轴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8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混凝土加工的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稀土永磁材料加工用出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