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浓度乳化液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8348.1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1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平;纪锡和;张志强;严日明;纪任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东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地址: | 36100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乳化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浓度乳化液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过程中,一般都要用乳化液进行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处理,可以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提高加工精度;乳化液中主要含有机油和表面活性剂,是用乳化油根据需要用水稀释再加入乳化剂配制而成的,主要来源于表面处理工艺前的除油工序和PCB行业化学镀铜、图形电镀、棕化/黑化前的除油工序产生的废水;乳化液经过多次反复使用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酸败,性能降低,要定期更换新的乳化液,所以就产生了大量废乳化液;其特点是品种繁多,COD和含油量浓度高,处理难度大,废乳化液除具有一般含油废水的危害外,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械油高度分散在水中,动植物、水生生物更易吸收,而且表面活性剂本身对生物也有害,还可使一些不溶于水的有毒物质被溶解。
常用的废乳化液处理方法包括:酸化法、盐析法、膜过滤法、化学氧化法、加热法等;不同的破乳方法各有优缺点,但是破乳方法的适用范围有限,固定的方法很难适应不同类型的废乳化液,而且对于同类型废乳化液的处理,往往难以适应水质的变化,处理效果不稳定,常用的物化破乳方法反应时间长,灵活性差,需要投加大量的药剂,产生的污泥量很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盐析法反应迅速,破乳时间短,但是往往单一药剂无法破乳,需要多种类型的盐复配,增加筛选药剂的难度;膜过滤法破乳应用范围广,但是破乳效果不理想,对预处理的要求很高,而且存在膜污堵严重,膜清洗周期短等问题,上述各处理方法只适用于处理某一种废乳化液;但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往往包含乳化液的种类较多,且成分复杂,例如:乳化液废水、电镀废水、垃圾渗滤液等,使用单一的方法无法实现集中处理,以及无法达到很好的破乳和降解CODcr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其一提供一种高浓度乳化液处理方法,具有实现集中处理、提高其破乳率和降解COD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浓度乳化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处理:将外部接收的废乳化液单独收集至废乳化液储罐中,经静止沉淀后,对废乳化液储罐上层的浮油进行收集,废乳化液储罐下层的废乳化液通入至酸析反应罐;
S2、酸化:对酸析反应罐内添加pH为2-2.5的硫酸进行酸化处理;
S3、一级混凝沉淀:对酸化后的废乳化液添加破乳剂,同时对其进行加热,再通入至隔油池静止沉淀,将上层浮油排入油回收装置,中层废乳化液通入至芬顿反应罐中,下层沉淀物排入至污泥回收装置;
S4、二级混凝沉淀:先加入液碱或消石灰对废乳化液的pH值进行调节,再向芬顿反应罐内加入Fenton试剂进行氧化处理,同时向芬顿反应罐内通入压缩空气进行搅拌,氧化时间满足后,最后再加入破乳剂进行化学混凝处理,经反应后,芬顿反应罐内上层的滤液输送至压滤机内进行压缩过滤,下层的滤渣排入至污泥回收装置进行处理,经压滤机压滤后的滤液收集至蒸发罐中,滤渣输送至滤渣回收装置进行处理;
S5、蒸发处理:先对蒸发罐滤液进行预热处理,得到预热后的废乳化液再进行蒸馏,得到浓缩液和馏出液,对馏出液进行冷却处理,得到冷却后的馏出液再排入至生化系统中进行生化处理,浓缩液收集后进行拌料焚烧处置;
S6、生化处理:物化处理后的馏出液先通入至滤液收集池内进行均和得到废水,对废乳化液进行第一段生化处理,将废水依次输送至厌氧池、兼性厌氧池内,利用废水中有机物和生化系统中的生物菌对有机物进行氨化、水解、酸化,再并流入至好氧池内利用好氧生物合成、矿化作用去除有机物,同时设置混合液回流,并在好氧池过程的最后阶段进行延时曝气处理,废水经处理再沉淀后,沉淀后的污泥部分回流,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废水在输送至用于除去废乳化液中有机物同时对其残余的氨氮进行消化的曝气生物滤池内;
S7、第二阶段生化处理:经曝气处理后,通过MBR膜池对废水进行过滤,MBR膜池的污泥回流至兼性厌氧池或好氧池,并定期外排,MBR膜池的浓水排入无机废水高盐废水池进入蒸发罐内进行处理,其次废水经过反渗透池对废乳化液进行反渗透,最后废水进入化学氧化池进行氧化反应并对其进行杀菌,废水与次氯酸钠进行化学折点氧化将废水中的氨氮进行氧化变成氮气,并将废水中的细菌进行杀除,使废水稳定达标后通入回用水池内,处理得到的氯化铵蒸发冷凝水经过RO反渗透后产水再进入MBR膜池进行处理,浓水进入厌氧池内进行循环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东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东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8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