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隧道突涌水的处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7306.6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9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吴静;周炜;路亚妮;韩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 代理人: | 韦鳌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突涌水 处置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突涌水的处置装置,包括丝杆、升降块、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电机、底座、至少两个移动轮、止水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止水机构包括止水组件、第二电机、驱动轮、第一支撑架、两个连接线、两个第一导向轮、两个第一传动杆、两个第二传动杆、弹簧和敲击块,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打磨轮、导轨、第二导向轮、连接杆、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和第三导向轮,该用于隧道突涌水的处置装置中,通过止水机构可以将止水板及时的固定在隧道涌水处,通过止水板将涌水处堵住,防止水的继续涌出,减少了隧道内积水,降低了损失,不仅如此,通过打磨机构可以有效的将涌水处墙壁打磨平整,提高了止水板和墙壁的贴合度,提高了止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突涌水的处置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隧道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质,隧道会经常发生突涌水现象,据统计这已经成为继隧道施工中塌方现象的又一较大地质病害,这样就会给整个隧道工程的实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怎样有效地解决公路隧道突涌水的灾害处治,已经逐渐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现如今对于隧道突涌水的紧急处理中,一般的机械设备无法及时有效的对涌水处进行处理,导致隧道内形成积水,造成隧道内的设施损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不仅如此,一般机械设备在对涌水处进行处理的时候,由于隧道墙壁的不平整,提高了隧道涌水的处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突涌水的处置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隧道突涌水的处置装置,包括丝杆、升降块、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电机、底座、至少两个移动轮、止水机构和打磨机构,至少两个移动轮均设置在底座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杆竖向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的一侧下端,所述第一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块套设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升降块还套设在丝杆上,所述升降块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止水机构,所述升降块的另一侧设有打磨机构;
所述止水机构包括止水组件、第二电机、驱动轮、第一支撑架、两个连接线、两个第一导向轮、两个第一传动杆、两个第二传动杆、弹簧和敲击块,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竖向截面为开口向一侧的U形,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电机与驱动轮传动连接,两个第一导向轮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两端,两个第一传动杆的一端均铰接在第二支撑杆上,两个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传动杆的一端铰接,两个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均铰接在敲击块上,所述弹簧设置在两个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的铰接点之间,两个连接线的一端卷绕在驱动轮上,两个连接线的另一端分别绕过两个第一导向轮设置在两个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的铰接点处,所述止水组件设置在敲击块的一侧;
其中,通过第二电机驱动驱动轮转动,从而通过连接线拉动两个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铰接点相互远离,使敲击块沿着第二支撑杆向左移动,然后通过第二电机反向转动,通过驱动轮将连接线放开,从而在弹簧的作用下,拉动两个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铰接点相互靠近,从而使敲击块沿着第二支撑杆向右移动,从而通过敲击块反复敲击限位块,通过限位块将钢钉敲入墙体内部,从而将止水板固定在隧道涌水处,阻止了水的继续涌出,降低了涌水对隧道的危害;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打磨轮、导轨、第二导向轮、连接杆、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和第三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分别铰接在连接杆的两端,所述导轨设置在第二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之间,所述第四电机设置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四电机与第三导向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第三电机与打磨轮传动连接;
其中,通过第四电机驱动第三导向轮转动,在第二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的支撑作用下,使连接杆沿着导轨的圆周运动,从而使第三电机沿着导轨圆周运动,在第三电机的驱动下,打磨轮在自转的同时沿着导轨圆周运动,从而对隧道墙壁涌水处进行打磨,使墙面平整,进一步提高了止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程学院,未经湖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73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初期支护钢拱架连接板定位装置
- 下一篇:包装盒(鸡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