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纹管的带缠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6743.6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8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荒木护;高野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11464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管 缠绕 结构 | ||
待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波纹管,该波纹管能够在提高固定力的同时提高带缠绕操作的效率。解决方案:波纹管(2)具有沟槽状的突出部(22),使得突出部(22)与电线(3)的露出部(31)被带缠绕在一起,并且带在轴向上重叠地形成的区域中固定到突出部(22)和露出部(31)两者,从而提高了固定力。此外,当在带缠绕时突出部(22)与电线(3)相对应地变形时,在突出部(22)与电线(3)之间的间隙变小,并且固定力能够进一步提高。此时,不需要特殊处理以使波纹管(2)与电线(3)一致地变形,并且仅需要卷绕带(4),这能够使得带缠绕操作更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纹管的带缠绕结构,其中,管状的波纹管的端部与插通该波纹管的电线的露出部被带缠绕。
背景技术
通常地,要被安装在车辆中的线束包括:管状的波纹管;电线,其要插通该波纹管,并且波纹管的端部与露出部被带缠绕并且互相固定。然而,当波纹管的内径与电线的外径不同时,在波纹管的内周面与电线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在这样的状态下缠绕带导致固定力变弱。
因此,已经提出了使带穿过波纹管的狭缝的带缠绕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件1)。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带缠绕方法中,在将带缠绕在电线的外周上之后,然后使带从波纹管的内侧向外侧穿过管的狭缝,并且缠绕在波纹管的外周上。通过以这种方式缠绕波纹管,波纹管的直径减小,以配合电线的外径,并且管的内周面与电线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变小,并且因此而增大了固定力。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2015-14667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由于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带缠绕方法必须彼此独立地实施将带缠绕在电线上的步骤、使带穿过狭缝的步骤以及将带缠绕在波纹管上的步骤,所以造成了操作变得复杂并且延长了操作时间的缺点。即,难以使得带缠绕操作更有效率(例如,自动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缠绕结构,其能够提高固定力,并且使得带缠绕操作更有效率。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实现目的,根据第一方面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波纹管的带缠绕结构,其中,管状的波纹管的端部与插通所述波纹管的电线的露出部被带缠绕,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一对边缘部的沟槽状的突出部形成在所述波纹管的至少一个端部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的波纹管形成为圆筒状,并且所述突出部具有半圆形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中的波纹管具有沿着所述轴向延伸的狭缝,并且所述一对边缘部中的一个边缘部形成为与所述狭缝连续。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意一方面中的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处,并且在一个端部侧处的突出部与在另一个端部侧处的突出部形成为当从所述轴向观看时不重叠。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波纹管具有沟槽状的突出部,所以位于突出部处的电线的在周向上的一部分被突出部覆盖,并且其它部分变为露出部。波纹管的这样的突出部与电线的露出部被共同地带缠绕,这提高了固定力。此时,不需要使波纹管与电线相对应地变形的特殊处理,而仅进行缠绕带处理就足够,从而使得带缠绕操作更加有效。当缠绕带时,突出部可以与电线相对应地稍微变形,或者可以不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当管状部件被切割为适当长度的波纹管时,突出部被切割为具有半圆形截面,从而相似的突出部也形成在管状部件的剩余侧。管状部件的剩余侧被制成具有相似突出部的波纹管。即,通过一次切割,相同的突出部被分至两个波纹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6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缆分支箱
- 下一篇:一种快装接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