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冷螺杆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6202.3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商萍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B1/10 | 分类号: | F25B1/10;F25B13/00;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63 | 代理人: | 李翀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冷 螺杆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空调系统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冷螺杆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风冷热泵机组是由压缩机——换热器——节流器——吸热器——压缩机等装置构成的一个循环系统。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在系统内循环流动。它在压缩机内完成气态的升压升温过程(温度高达100℃),它进入换热器后与风进行热量交换,被冷却并转化为流液态,当它运行到吸热器后,液态迅速吸热蒸发再次转化为气态,同时温度下降至零下20℃~30℃,这时吸热器周边的空气就会源源不断地将低温热量传递给冷媒。冷媒不断地循环就实现了空气中的低温热量转变为高温热量并加热冷水过程。
目前,如图1所示,主要零部件包括:2台螺杆压缩机,1个油分离器,2个四通换向阀,1台蒸发器,1台闪蒸式经济器,1台板式换热器,1件主膨胀阀,1件第一膨胀阀,1件压差阀。现有技术中通过两台螺杆压缩机采用串联布置用于风冷热泵系统,第一压缩机的排气直接连接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共用第二压缩机排气出口的油分离器,油分离器实现第二和第一压缩机的供油润滑。同时共用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四通阀,阀等。可以满足风冷热泵机组夏季高温制冷和冬季低温制热的高压头设计要求。
但是针对这种风冷螺杆热泵系统的操作往往较为单一,操作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螺杆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具有针对直连双级和双机并联可切换的变频风冷热泵循环系统设计的控制方法,整体较为简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风冷螺杆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风冷螺杆热泵系统,包括将单机运行模式切换到双机并联运行模式的控制步骤:D1、关闭低压排气截止阀(14);D2、将正在运行的第一压缩机(101)或第二压缩机(102)卸载到负载;D3、将处于待机状态的第二压缩机(102)或第一压缩机(101)加载到负载,使得两台压缩机运行到相同的负载;D4、回油电磁阀(212)延迟5秒后开启,旁通电磁阀(29)延迟5秒后开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系统可以运行在夏季制冷工况和冬季热泵制热工况。在热泵制热工况运行时,可以实现单机运行模式,直连双级运行模式,和双机并联运行模式,3种运行模式之间可以根据负载需求,运行效率和运行可靠性的控制考虑任意之间进行切换。系统采用的压缩机必须是变频螺杆压缩机,变频涡旋压缩机,变频转子式压缩机,变频离心式压缩机等类型。但是必须可以通过变频调节运行转速以实现能量调节。根据压缩机的运行参数,包括:排气饱和温度或排气压力、吸气饱和温度或吸气压力、压缩机运行频率和机组工况参数,包括:环境温度、热水进水温度或者出水温度。根据以上参数和以上参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确定3种运行模式之间切换时机,切换后两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进一步设置:包括双击并联模式切换到单压缩机运行模式的控制步骤:S1、选择第一压缩机(101)或第二压塑机(102)中运行时间较长的压缩机进行停机;S2、关闭低压排气截止阀(14);S3、将运行的第二压缩机(102)或第一压缩机(101)加载到负载;S4、回油电磁阀(212)关闭,旁通电磁阀(29)关闭。
进一步设置:包括将第二压缩机模式切换到直连双极运行模式的控制步骤:P1、低压排气截止阀(14)开启;P2、将正在运行的第二压缩机(102)卸载到指定负载;P3、将处于待机状态的第一压缩机(101)加载;P4、第一压缩机(101)开启后,回油电磁阀(212)延迟5秒开启,旁通电磁阀(29)保持关闭。
进一步设置:包括将直连双极运行模式切换到第二压缩机运行模式的控制步骤:包括T1、第一压缩机(101)停机;T2、低压排气截止阀(14)延迟2秒关闭;T3、第一压缩机(101)停机后,将处于运行状态的第二压缩机(102)加载到负载;T4、回油电磁阀(212)关闭,旁通电磁阀(29)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62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