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压缩高温井下封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6131.7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5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刚;邹剑;董世超;刘志龙;张伟;刘海英;韩晓冬;王弘宇;王秋霞;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9 | 分类号: | E21B33/129;E21B33/127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高温 井下 封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隔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封隔油井、气井等生产井采油管柱中,油管与套管之间空间的自压缩高温井下封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封隔器广泛用于钻井、固井、油气生产井等矿井中,尤其应用于生产井中。它是一种工作可靠的井下封隔工具,该类封隔器必须具备生产通道、排气通道以及细小管线的穿越通道。
现有的封隔器主要由控制机构、锁紧机构、密封机构以及固定机构等组成。控制机构主要用于封隔器的座封以及解封,按照座封方式不同,封隔器主要分为机械座封和外力座封。锁紧机构主要用于封隔器座封完成后,在撤去控制力情况下,密封机构和固定机构依旧正常工作。密封机构是封隔器的主要组件,主要包括:胶筒、隔环等,其主要作用是与套管密封,使封隔器上下部隔离。固定机构主要使封隔器与套管之间位置相对固定,固定方式主要有尾管支撑、单向卡瓦、悬挂、双向卡瓦等。由于现有的高温井下封隔器在高低温交变状态下,橡胶材料膨胀收缩量较大,导致井下封隔器出现无法密封等问题;且由于高温井下封隔器为分瓣式固定机构,在固定过程中容易造成固定不牢等问题;给油井、气井等生产井采油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自压缩高温井下封隔器,其不仅解决了在热采井座封之后,受温度变化影响,而导致密封机构失效问题,大大提高工作的可靠性;而且,还解决了固定机构无法固定及座封后无法解封等技术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避免了油井、气井等生产井采油中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压缩高温井下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管柱内的座封机构、安装在座封机构上的密封机构、安装在密封机构上的固定机构,其中,座封机构包括:一中心管、与中心管连接的本体头、与本体头连接的内筒及外筒,内筒与外筒形成的活塞腔内置有活塞,活塞的内外密封槽内分别安装高温密封圈;外筒的下端设有限定活塞移动距离的台肩,以限定高温胶筒压缩变形程度;外筒与限位环连接,外筒的下端设有锥形端面,该锥形端面与限位环形成一环形空间,用于固定锁环;内筒与外筒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安装有锁套,该锁套与活塞下端面接触,通过活塞移动而推动锁套向下移动;
密封机构包括:与外筒下端连接的剪切环、设置在剪切环下端的数个碟簧,当胶筒膨胀收缩变化时,碟簧始终给予胶筒压力,以保持胶筒密封性能;
固定机构包括:与胶筒轴下端连接的锥环、与内筒下端连接的下接头,其中,下接头的上端与卡瓦的下端连接。
所述锁套的外表圆面加工有单向螺纹牙型,锁环的内表圆面加工有单向螺纹牙型,锁套与锁环配合连接后,使锁套只能向下单行移动,反之向上移动则很大阻力。
所述本体头与液控管线连接,液控管线分别向内筒、外筒与活塞之间的活塞腔中加压,以推动活塞向下移动。
所述内筒的外部置有压环,压环与碟簧下端面接触;压环的上端内部设有台肩;台肩与压环形成一凹槽,该凹槽内置有胶筒;且压环与内筒形成一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内置有胶筒轴,胶筒轴与压环台肩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以保证压环向下移动时,使胶筒先密封之后,再让卡瓦运动。
所述卡瓦为整体圆筒状,卡瓦的上端设有数个均布开口槽,锥环的下部设有锥形面,当锥环向下移动时,将卡瓦周向撑起,使卡瓦与套管咬合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井下封隔器座封后,由于温度变化导致无法密封的问题;
(二)本发明固定机构的卡瓦为圆环整体结构,该结构使座封过程中卡瓦受力均匀,在解封过程中,也能使卡瓦有效地解封。
(三)本发明固定机构可以有效地解决封隔器,在上提管柱解封过程中发生再次座封问题。
(四)本发明利用液控管线进行座封控制,相对于目前提放管柱等座封方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如果在座封完成之后,受外部影响而座封失效,可以再次打压座封,这样就能实现简化井下作业操作,提高作业效率,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座封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座封完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卡瓦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6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