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性攻击邮件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4033.X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7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白淳升;李柏松;王小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天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邮件地址 攻击 仿冒 检测 判定 提取邮件 邮件报警 邮件内容 邮件数据 地址库 获取源 录入 解析 发现 分析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性攻击邮件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检测并解析邮件数据,获取源数据;提取邮件地址,判断提取的邮件地址是否为仿冒地址,如果是,则发出针对性攻击邮件报警,否则将所述邮件地址录入待判定地址库。通过对邮件地址进行分析,发现针对性构造的仿冒邮件,进而发现针对性攻击邮件,该方法不依赖于邮件内容进行判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现针对性邮件攻击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其技术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网络攻击事件也频频出现,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网络威胁,即APT攻击,此类攻击会采用多种攻击手段入侵目标主机,其中针对性攻击邮件是广泛使用的入侵手段之一。攻击者会通过社工或信息窃取的方式获取到目标的常用联系人信息,如邮件联系人地址,攻击者会为目标“量身定制”一个极难被识别的发件人邮件地址,仿冒的邮件内容,并以此邮件地址发起针对性攻击,这种攻击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讲人工识别难度极高,很难被传统安全检测系统发现,给受害用户和单位造成巨大网络威胁。
目前对于恶意邮件检测有很多技术方法,但都是检测基于邮件内容、附件、元数据的检测,通过黑白名单、特征匹配、行为检测等方法识别邮件是否为恶意,但并不能确定该邮件是否具有针对性攻击性质,同时由于攻击者可能采用加密、免杀等技术手段,造成无法检测出高级攻击的恶意邮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性攻击邮件的检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对邮件地址与信任地址进行相似性分析,发现针对性构造的仿冒邮件,进而发现针对性攻击邮件。
首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性攻击邮件的检测方法,包括:
检测并解析邮件数据,获取源数据;
提取邮件地址,通过仿冒算法与可信地址库记录的邮件地址逐一对比,判断提取的邮件地址是否为仿冒地址,如果是,则发出针对性攻击邮件报警,否则将所述邮件地址录入待判定地址库;
所述仿冒算法根据预设规则分析发件人邮箱是否有仿冒嫌疑。
所述的方法中,提取邮件地址具体为,提取邮件服务器域名为非本地域名的邮件地址。
所述的方法中,所述仿冒算法根据预设规则分析发件人邮箱是否有仿冒嫌疑,具体为:
如果邮件服务器域名为第三方邮箱,则仅分析用户名部分是否为仿冒;如果邮件服务器域名为单位或企业邮箱,则仅分析域名部分是否为仿冒;
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插入字符、删除字符、位置互换、数字和字母替换,以及域名后缀替换。
所述的方法中,所述仿冒算法可采用LEVENSHTEIN编辑距离算法,计算出相似度,如果相似度高于预设值,则可判定所述邮件地址为仿冒地址。
所述的方法中,在判断提取的邮件地址是否为仿冒地址前,还包括:判断邮件地址是否可信,如果是,则将所述邮件地址录入可信地址库。
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判断邮件地址是否可信的判定条件为:邮件地址是否为发件人第一次主动发送,如果是,则为可信邮件;与待判定地址库对比分析是否为多次往来邮件,如果是,则为可信邮件;邮件地址是否为白名单或已存在可信地址库,如果是,则为可信邮件。
本发明还相应提出一种针对性攻击邮件的检测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检测并解析邮件数据,获取源数据;
地址提取模块,用于提取邮件地址;
仿冒判断模块,用于通过仿冒算法与可信地址库记录的邮件地址逐一对比,判断提取的邮件地址是否为仿冒地址,如果是,则发出针对性攻击邮件报警,否则将所述邮件地址录入待判定地址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天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天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40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