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EBV病毒感染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2861.X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1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崔红;杨爱君;沈素;杨丽君;丁瑛雪;姚艳青;闫田玉;李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08;A61P31/22;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朱萍,孟祥斌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ebv 病毒感染 中药 复方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用途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复方提取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EBV病毒感染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儿童保健及治疗水平的提高,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随着病原谱的不断变迁,病毒感染越来越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无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治疗等情况,也困扰着小儿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使得一些难治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EB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80~200nm,在B淋巴细胞中复制。人是EBV感染的宿主,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粪便、血液及性传染,而飞沫传播并不重要。即使是恢复期或潜伏感染者,仍具有较高的传染性。细胞免疫在EBV感染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将导致EBV的活化。
EBV病毒感染在全世界内普遍流行,无症状感染多发生在幼儿,我国3~5 岁儿童的抗EBV-VCA-IgG阳性率高达90%以上。EBV病毒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系统性红斑狼疮、川崎病、淋巴瘤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其中Burkitt’s淋巴瘤和鼻咽癌与EBV病毒的相关性已被公认。
EBV病毒感染的预后与许多因素相关。有研究显示T细胞和NK细胞在EBV 所致的EBV-HLH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针对EBV病毒感染尚无特异性、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同时给予抗病毒治疗。理论上更昔洛韦、阿昔洛韦、阿糖腺苷等可在病毒裂解期抑制病毒DNA多聚酶的合成,从而抑制EBV的复制而治疗急性感染。希腊学者对1982年~2009年间45例重症IM患者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药物的疗效非常不一致,结论颇有争议。有学者指出,抗病毒药物尽管在体外有效,但在体内对急性原发性EBV感染以及EBV相关恶性肿瘤作用有限。有研究显示,阿昔洛韦在体外有针对EBV病毒的活性,但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IM的临床过程,也没有被证明对治疗严重EBV病毒肝炎有效。更昔洛韦抗病毒作用为阿昔洛韦的25-100倍,且不易产生耐药,但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而且有专家认为抗病毒治疗对改善EBV病毒所致IM的症状和缩短病程无明显作用。也有报道认为抗病毒药物对IM患儿疗效较好,但尚需多中心大样本规范研究及长期随访。
中医是以临床为基础的实践医学,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多年来,人们致力于中医药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无论是临床疗效,还是作用机制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祖国医学有其独特的优势,辨证论治,从整体把握疾病,故一些专家、学者在中药治疗EBV病毒感染方面做出了一些工作。盛巧妮等应用清瘟败毒饮治疗IM,结果显示应用清瘟败毒饮可以使IM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优于更昔洛韦。北京儿童医院用中药治疗EBV 病毒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35例,对照组41例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发现中药组在缓解患儿咽充血、颈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方面有更好的疗效。另外。中国台湾有学者报道,穿心莲内酯可抑制裂解蛋白的表达,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抗EBV 病毒的药物。
上述资料显示,对于西医治疗EBV病毒感染目前还缺乏特异性的治疗,副作用也较大。中医药治疗不仅安全性高,而且在疗效上也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疗效良好、毒副作用小可用于防治EBV病毒感染的复方提取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EBV病毒感染的保健品或药物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复方提取物在制备防治EBV病毒感染的保健品或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列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良好疗效、毒副作用小且价格适宜的复方提取物,所述复方提取物是由黄芪、紫草、青黛、黄芩、丹皮、当归、莪术、桃仁加工制成;黄芪、紫草、青黛、黄芩、丹皮、当归、莪术、桃仁重量配比为:以重量份数计,青黛300份、紫草300份、黄芩片300份、醋莪术382份、黄芪400份、当归382份、牡丹皮200份、桃仁200份。
黄芪(Radix Astragali),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28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