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自适应的排水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2401.7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军;钱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D13/064 | 分类号: | E04D13/064 |
代理公司: | 11275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自适应 排水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自适应的排水沟,属于排水领域,它由上层的集水槽、下层的排水槽以及与排水槽的出水端相连的下水管组成;所述集水槽与排水槽通过一系列横截面积不同的多个导水孔连通,多个导水孔设置在集水槽的底部并沿集水槽的槽长方向间隔分布,且多个导水孔的横截面积具有沿排水槽的导流方向依次逐级减小。本发明排水沟能够实现在不影响小雨量或大倾斜度沟渠排水的同时,即使沟渠处于水平方向,也能在大雨量时能够迅速带走集水槽中雨水,不会因为集水槽平坦而积水,具有排涝迅速、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施工方便、排量自适应、安装可调节的优点。此外,还能够将雨污水管渠同位上下敷设,具有占用空间小、投资省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排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流量自适应的排水沟。
背景技术
现有排水系统中,如屋面排水(天沟檐沟檐槽),这样的结构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两难问题,即水槽倾斜角度越大,则排水效果越好,但是越不美观;若倾斜角度小的话,容易在大暴雨时,排水速度不快导致雨水直接从沟檐槽溢出。又如地面排水中的明沟排水和暗沟排水,这样的结构在地势平坦的地方容易在大暴雨时,排水速度不快导致大量积水。简单地说,如图1所示,当排水槽近似水平时,排水槽两端的落差最大只能为排水槽的深度,当雨量过大容易积水,甚至溢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流量自适应的排水沟,以解决排水速度不够带来的大量积水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自适应的排水沟,它由上层的集水槽、下层的排水槽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集水槽与排水槽通过一系列横截面积不同的多个导水孔连通,多个导水孔设置在集水槽的槽底并沿集水槽的槽长方向间隔分布,且多个导水孔的横截面积具有沿排水槽的导流方向依次逐级减小。
进一步,所述排水槽的出水端与下水管密闭相连。
进一步,所述一系列横截面积不同的多个导水孔布置成一排或多排。
进一步,所述一系列横截面积不同的多个导水孔中最大的导水孔横截面积取值满足条件为:S孔=1/3S排,其中,S排为排水槽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所述导水孔的上部口径大于等于其下部口径,且上部口径面积不超过下部口径面积的2倍。
进一步,所述导水孔的形状为椭圆形、长方形、菱形或D字形。
进一步,所述导水孔长侧方向与排水槽导流方向垂直。
进一步,所述集水槽与排水槽为一整体式的管渠主体,其内腰部设置带有所述一系列横截面积不同的多个导水孔的隔板。
进一步,所述管渠主体采用矩形、梯形、半圆形、卵形或马蹄形横截面形状。
进一步,每个导水孔都配有相应的盖子,用于安装施工时可根据排水槽的最大可能流量确定加盖导水孔的数量,所述盖子上设有用于提拉的耳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排水沟能够实现在不影响小雨量或大倾斜度沟渠排水的同时,即使沟渠处于水平方向,也能在大雨量时能够迅速带走集水槽中雨水,不会因为集水槽平坦而积水,具有排涝迅速、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施工方便、排量自适应、安装可调节的优点。此外,还能够将雨污水管渠同位上下敷设,具有占用空间小、投资省的优点。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2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屋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外墙用电动室外遮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