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击抗蠕变镁合金结构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1576.6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4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奎;刘小稻;滕航;高兵;李兴刚;李永军;马鸣龙;石国梁;袁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2C1/03;C22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抗蠕变 镁合金 结构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冲击抗蠕变镁合金结构件,其特征在于,镁合金结构件的锑含量为0.50-3.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抗蠕变镁合金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结构件由AM50B镁合金或AM60B镁合金与镁-锑中间合金高温压铸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冲击抗蠕变镁合金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镁-锑中间合金的锑含量为20-50wt%。
4.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抗冲击抗蠕变镁合金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熔铸镁-锑中间合金坯锭:
S11原料准备:将纯镁锭和纯锑锭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备料;
S12熔炼镁锭:将1/2-1/4重量的预热处理的纯镁锭加入熔化炉的熔化坩埚中,在保护气或保护剂的保护下完全熔化,将其余的预热处理的纯镁锭分批次加入到熔化坩埚中,熔炼完毕后将熔液表面的浮渣清理干净,得到镁熔液;
S13熔炼锑锭:预热处理的纯锑锭放入加料筐中,将加料筐没入镁熔液中熔炼至纯锑锭完全熔解,得到混合液;
S14精炼除杂:向S13步骤中混合液中加入镁合金精炼剂进行搅拌精炼,保温,将溶液表面的浮渣清理干净,得到合金熔液;
S15锭坯铸造:将S14步骤中合金熔液浇注到预热过的金属型铸造模具或者砂型铸造模具中凝固成锭坯;或将合金熔液输送到结晶器中,进行连续或半连续铸造成锭坯;
S2制备镁-锑中间合金:将锭坯表面车光,再进行锭坯直径和长度的加工得到坯料,将坯料在挤压机中加热后挤压得到镁-锑中间合金;
S3合金熔炼:
S31镁合金熔炼:将AM50B镁合金或AM60B镁合金放入镁合金熔化炉中的熔化坩埚中熔化,得到镁合金溶液;
S32铸造镁合金结构件:将预热处理的镁-锑中间合金线材或棒材加入S31步骤中的镁合金溶液中,压铸成抗冲击耐热镁合金结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冲击抗蠕变镁合金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步骤中保护气的操作为:先在熔化坩埚地步均匀撒上硫磺粉,将预热处理的纯镁锭码放在熔化坩埚中,再在预热处理的纯镁锭的上表面均匀撒上硫磺粉,加热升温至720-780℃,将熔化坩埚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硫,使纯镁锭在二氧化硫和氮气的保护下完全熔化;
所述S12步骤中保护剂为2号熔剂;
所述2号熔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氯化镁30-65wt%
氯化钾35-70wt%。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冲击抗蠕变镁合金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步骤中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纯锑锭20-50wt%;
其余为纯镁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冲击抗蠕变镁合金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步骤中熔化的温度为680-830℃;所述S13步骤中熔炼的温度为720-820℃;所述S14步骤中保温的温度为720-800℃,保温的时间为30-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冲击抗蠕变镁合金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步骤中纯镁锭的预热处理为:预热炉中预热至100-600℃;所述S13步骤中纯锑锭的预热处理为:预热炉中预热至120-360℃;;所述S32步骤的镁-锑中间合金的预热处理为:预热炉中预热至230-30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冲击抗蠕变镁合金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坯料直径比挤压筒内径小3-6mm,坯料长度为坯料直径的1.5-2.5倍;所述S2步骤中加热温度为400-500℃,加热时间为5-16h;所述S2步骤中挤压机中挤压筒温度为350-460℃,挤压机中挤压杆前进速度为0.1-2mm/s。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冲击抗蠕变镁合金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锑中间合金的直径为10-50mm的线材或棒材;所述S13步骤中加料筐为均匀分布小孔的低碳钢筐或高铬钢筐,小孔为直径1-2mm的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15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