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1415.7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4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杜松怀;邓潘;陈定宇;盛万兴;苏娟;刘科研;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电源 并网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根据分布式电源三相中每一相的正序电压、所述每一相的负序电压、所述每一相的有功功率和所述每一相的无功功率获取所述每一相的目标函数,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将所述目标函数展开得到所述每一相的第一调节系数和所述每一相的第二调节系数;其中,所述目标函数为使所述每一相的不平衡功率量最小;
S2,根据所述每一相的正序电压、所述每一相的负序电压、所述每一相的有功功率和所述每一相的无功功率,结合所述每一相的第一调节系数和所述每一相的第二调节系数,计算所述每一相的正序参考输出电流和所述每一相的负序参考输出电流;
S3,利用所述每一相的正序参考输出电流和所述每一相的负序参考输出电流分别对所述每一相的正序实际输出电流和所述每一相的负序实际输出电流进行调节,以实现对所述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控制;
所述每一相的第一调节系数为所述每一相的有功功率的正序量与所述每一相的有功功率的平衡量的比值;所述每一相的第二调节系数为所述每一相的无功功率的正序量与所述每一相的无功功率的平衡量的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将每一相电压转换为对应的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两相电压,并根据所述每一相电压对应的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两相电压,计算所述每一相电压的正序电压和负序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每一相电压的正序电压和负序电压具体包括:
S11,对所述分布式电源的三相电压进行相序分析,分别得到正序三相电压和负序三相电压;
S12,将所述正序三相电压分别转换为三个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三组正序两相电压;将所述负序三相电压分别转换至三个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三组负序两相电压;
S13,分别对所述三组正序两相电压中的每一组正序两相电压求平方根得到所述每一相的正序电压;分别对所述三组负序两相电压中的每一组负序两相电压求平方根得到所述每一相的负序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具体包括:
将所述正序三相电压分别通过克拉克变换转换为三个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三组正序两相电压;将所述负序三相电压分别通过克拉克变换转换至三个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三组负序两相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不平衡功率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DG为有功功率的平衡量,QDG为无功功率的平衡量,k1为第一调节系数,k2为第二调节系数,为每一相的正序电压,为每一相的负序电压,为每一相的无功功率对应的正序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目标函数为:
其中,F为目标函数的函数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每一相的正序参考输出电流和所述每一相的负序参考输出电流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每一相的正序参考输出电流,为每一相电压对应的负序参考输出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14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网逆变器
- 下一篇:基于IPOS直流升压的光伏汇集接入系统协调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