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真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7138.2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0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堤;杨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艾德沃泵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9/10 | 分类号: | F28B9/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高兰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真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真空装置,包括凝汽器、凝汽器热井、凝汽母管、第一水环真空泵系统、凝汽支管、凝汽管道逆止阀、凝汽管道流量计、凝汽管道压力变送器、凝汽管道热电阻、凝汽管道隔离阀、凝汽管道气动阀、动力蒸汽调节阀、蒸汽喷射器、管式换热器、疏水器、疏水气动阀、联络气动阀、联络隔离阀和第二水环真空泵;本发明通过采用管式换热器和小功率的第二水环真空泵替代第一水环真空泵系统,可维持并提供凝汽器真空,保证凝汽器的处于最佳工况,不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始终保持稳定的抽吸能力,使凝汽器真空提高,降低机组的发电煤耗,降低抽真空系统的运行电耗,系统设备运行可靠安全,维护工作量少,无汽蚀现象产生,无高噪音与振动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抽真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真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凝汽器是火力发电机组的重要设备之一,凝汽器的真空值对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型有重要影响。影响凝汽器真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最直接的是真空严密性、冷却水温度、冷却水量、水环真空泵的工作特性等。目前国内300MW及以上等级发电机组的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多采用配置2台或3台水环真空泵机组,水环真空泵具有以下缺点:
1、水环真空泵的工作液温度受冷却水温度的影响很大,而环境温度是影响冷却水温度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夏天,冷却水温度达到三十多度,加上换热器的端差,工作液温度甚至会达到四十度以上。在真空条件下,水环真空泵的工作液大量汽化产生汽蚀现象,进而出现振动和噪音等问题,水环真空泵的抽吸特性大大降低,无法及时将凝汽器中的干空气抽走,进而影响凝汽器真空,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运行的经济性;
2、传统的机组抽真空系统,水环真空泵是按照机组建立真空的要求进行配置,设备的运行电耗大,在维持机组真空的运行条件下,有很大降耗空间;
3、因为机组的凝汽管道中汽气混合物中还有部分未凝结气体和水,如果去除了这部分为凝结气体与水,水环真空泵的选型有望缩小;
4、水环真空泵为转动设备,叶轮磨损加上汽蚀现象的产生,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很大。
基于此,需要一种根据凝汽器实际工况进行调节控制的节能型真空装置被设计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得到一种节能型真空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节能型真空装置,包括凝汽器、凝汽器热井、凝汽母管和第一水环真空泵系统,还包括凝汽支管、凝汽管道逆止阀、凝汽管道流量计、凝汽管道压力变送器、凝汽管道热电阻、凝汽管道隔离阀、凝汽管道气动阀、动力蒸汽调节阀、蒸汽喷射器、管式换热器、疏水器、疏水气动阀、联络气动阀、联络隔离阀和第二水环真空泵;
其中,所述凝汽器下方设置有凝汽器热井,所述凝汽器的出口连接凝汽母管,所述凝汽母管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水环真空泵系统的入口,所述第一水环真空泵系统的出口连接至大气,所述凝汽母管上连接有凝汽支管,所述凝汽支管上依次设置有凝汽管道逆止阀、凝汽管道流量计、凝汽管道压力变送器、凝汽管道热电阻、凝汽管道隔离阀、凝汽管道气动阀,所述凝汽支管的另一端连接至蒸汽喷射器的吸入口,所述蒸汽喷射器的入口上设置有动力蒸汽调节阀,所述蒸汽喷射器上设置有可调节喷嘴,所述蒸汽喷射器的出口连接至管式换热器的入口,所述管式换热器上还连接有冷却水供水管和冷却水回水管,所述管式换热器的出口连接至第二水环真空泵的入口,所述第二水环真空泵的出口连接至大气,所述第二水环真空泵通过联络隔离阀和联络气动阀连接第一水环真空泵系统,所述第二水环真空泵的功率小于第一水环真空泵系统的功率。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动力蒸汽调节阀根据凝汽管道压力变送器的实测数据与设计压力之间的差值进行压力的变速调节。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当凝汽管道压力变送器的实测数据小于0.3Mpa时,第一水环真空泵系统运行,第二水环真空泵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艾德沃泵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艾德沃泵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7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