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防护型道路地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5597.7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蒋昌霞;丁建林;刘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昌霞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2D27/16;E02D33/00;E02D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防护 道路 地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基加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安全防护型道路地基。
背景技术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铁路和公路的基础,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修筑在良好的地质、水文、气候条件下的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可以看见路面被大型车压裂,暴风雨冲垮等情况,都是因为路面地基承载强度不够高所导致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护型道路地基,主要适用于经常被雨水冲刷,易于塌陷的路段,可有效提高道路的结构强度,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防护型道路地基,包括路基本体,路基本体为沥青路面,所述路基本体两端设有挡土墙,挡土墙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且挡土墙的斜边位于外侧,挡土墙可对路基本体的两边进行固定,所述路基本体下层铺设有砂石垫层,砂石垫层的强度高,且间隙相对较大,有利于雨水的快速下渗,砂石垫层的下方铺设有第一防护网,第一防护网用于支撑砂石垫层,避免砂石垫层进入位于下方的素土垫层中,所述第一防护网下方铺设有素土垫层,素土垫层中掺杂有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粉末可过滤掉雨水中的杂质,杂质掺杂在素土垫层中,可增加素土垫层的硬度,所述素土垫层下方铺设有第二防护网,第二防护网下方铺设有灰土垫层,所述灰土垫层下方铺设有矿渣垫层,所述砂石垫层至矿渣垫层之间竖直插入有管桩,所述砂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和矿渣垫层位于两端的挡土墙之间,所述挡土墙下端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设有竖向加强筋,两支撑块之间设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位于管桩的下方,竖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可防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设置在路面易被冲刷路段,且在铺设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时,预先浇注一层混凝土,然后将第一防护网或者第二防护网铺设在混凝土上,并使第一防护网或者第二防护网位于混凝土层中部,这样可使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更加牢固,然后在混凝土凝固之前铺设下一层,并在混凝土凝固之前进行压实,使混凝土与相邻层混合,提高结合的紧密形,避免出现分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均由钢丝网组成,且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的铺设长度大于路面易被冲刷路段的长度,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可有效保护路面,即使路面下方坍塌,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仍然能够对路面进行支撑,从而有利于保证行驶在该路段上的车辆安全离开。
进一步的,所述管桩设置在路面易被冲刷路段,管桩内部设置有扭力传感器,在道路旁边设有报警器,当路面发生严重变形即管桩发生严重扭曲时,报警器发出警报,可提醒路人前方道路危险。
进一步的,所述管桩的下端安装有雷达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用于探测管桩下方土层的情况,道路下方坍塌时,人们不易观察路面下方,通过雷达传感器可对路面下方进行监控,从而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增加了道路的结构强度,避免了道路坍塌时路面快速损坏的情况。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管桩可实现对道路的实时监控,当道路损坏时,可及时通知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及时避险,从而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土墙;2-路基本体;3-管桩;4-砂石垫层;5-素土垫层;6-灰土垫层;7-矿渣垫层;8-竖向加强筋;9-支撑块;10-横向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昌霞,未经蒋昌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5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