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儿童筷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5526.7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2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桂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桂艳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口 左筷体 右筷体 儿童筷子 等高设置 儿童练习 横向设置 依次减小 左右两侧 侧外壁 持筷 卡入 筷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筷子,包括左筷体(1)和右筷体(7),所述左筷体(1)和右筷体(7)中上部前侧外壁上横向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凹口(2)和第二凹口(6),左筷体(1)左侧设置有第三凹口(3),右筷体(7)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凹口(5)和第五凹口(4),第一凹口(2)和第二凹口(6)等高设置,且均高于其他凹口,第三凹口(3)、第四凹口(5)和第五凹口(4)的高度依次减小,左筷体(1)的背侧还横向设置有第六凹口(8),且与第三凹口(3)连接。本装置通过在左筷体(1)和右筷体(7)设置有若干凹口,使得儿童在手持筷子时时,能将手指可对应卡入凹口内,便于儿童练习持筷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筷子,属于日常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筷子作为一种厨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而筷子的形状不外乎于柱状结构,正是由于这种结构使得人们在夹持食物时,需要正确握持筷子。同时筷子作为国人的一种用品,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习如何使用。但正是由于筷子的柱状形状,使得人们在最开始学习使用筷子时,会打滑造成不易学会。特别是幼小的儿童在学习时,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如何使用筷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儿童快速学会使用筷子的儿童筷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儿童筷子,包括左筷体和右筷体,所述左筷体和右筷体中上部前侧外壁上横向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左筷体左侧设置有第三凹口,右筷体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凹口和第五凹口,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等高设置,且均高于其他凹口,第三凹口、第四凹口和第五凹口的高度依次减小,左筷体的背侧还横向设置有第六凹口,且与第三凹口连接。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五凹口、第四凹口、第三凹口、第二凹口和第一凹口内壁上均设置有软橡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廉。本装置通过在左筷体和右筷体的外侧壁依次由高至低设置有第一凹口或第二凹口、第三凹口、第四凹口和第五凹口,且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等高设置便于大拇指的放入,第三凹口和第四凹口便于食指的放入,第六凹口和第五凹口便于中指的放入,上述凹口的形状应与人们握持筷子的姿势对应设置,当儿童将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入上述凹口内,就可获得正确的握持筷子的姿势,便于儿童快速学习握持筷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是左筷体,2是第一凹口,3是第三凹口,4是第五凹口,5是第四凹口,6是第二凹口,7是右筷体,8是第六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儿童筷子,包括左筷体1和右筷体7,所述左筷体1和右筷体7中上部前侧外壁上横向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凹口2和第二凹口6,左筷体1左侧设置有第三凹口3,右筷体7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凹口5和第五凹口4,第一凹口2和第二凹口6等高设置,且均高于其他凹口,第三凹口3、第四凹口5和第五凹口4的高度依次减小,左筷体1的背侧还横向设置有第六凹口8,且与第三凹口3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通过在左筷体1和右筷体7的外侧壁依次由高至低设置有第一凹口2或第二凹口6、第三凹口3、第四凹口5和第五凹口4,且第一凹口2和第二凹口6等高设置便于大拇指的放入,第三凹口3和第四凹口5便于食指的放入,第六凹口8和第五凹口4便于中指的放入,上述凹口的形状应与人们握持筷子的姿势对应设置,当儿童将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入上述凹口内,就可获得正确的握持筷子的姿势,便于儿童快速学习握持筷子。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五凹口4、第四凹口5、第三凹口3、第二凹口6和第一凹口2内壁上均设置有软橡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只是进一步优选第五凹口4、第四凹口5、第三凹口3、第二凹口6和第一凹口2内壁上均设置有软橡胶,便于儿童在持筷子损伤手指皮肤,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桂艳,未经胡桂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55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