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16N的燃料元件破损监测的稳峰和功率测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4579.7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4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吕焕文;景福庭;杨洪润;宋小明;谭怡;于红;高希龙;胡建军;程诗思;刘嘉嘉;肖锋;李兰;杨舒琦;朱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04 | 分类号: | G21C1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16 燃料 元件 破损 监测 功率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16N的燃料元件破损监测的稳峰和功率测定的方法,在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中设置旁通回路,将含有16N的冷却剂从一回路引出,并通过管道流经破损监测系统,然后返回一回路系统;在旁通回路的阀门打开时,采用燃料元件破损监测系统测量冷却剂中的16N,测得峰位对应的道址D1,16N特征峰对应的道址D2,峰位偏移ΔD=D1‑D2,峰位偏移ΔD用于稳峰或探测器的测量修正;采用反应堆热功率测量系统对反应堆功率和16N进行标定,形成功率和16N之间的对应关系,完成标定后,通过测量16N活度水平获得反应堆的功率。本发明通过在主回路中引出冷却剂,将冷却剂中的16N用于燃料元件破损监测探测的稳峰,从而取消外放射源,另外也可用于反应堆功率的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的燃料元件破损监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16N的燃料元件破损监测的稳峰和功率测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元件包壳是防止放射性裂变产物向外泄漏的第一道屏障,如果燃料元件发生破损,燃料元件中的裂变产物就会释放到一回路冷却剂中。反应堆必须设置燃料元件破损监测系统,以便能够及时发现燃料元件的破损,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从而确保反应堆的安全。
在核反应堆燃料元件破损监测中,核探测器由于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光电倍增管的增益和晶体的发光效率等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系统核仪表输出的γ能谱发生漂移,这就需要采取稳峰技术。目前较为常用的稳峰方法是在管道外部引用一个放射性参考源为标准,当峰位发生漂移时,通过对参考源的峰位分析来校正测量系统,从而使对应γ能量射线的输出脉冲幅度不变。目前较为常用的参考源包含241Am、137Cs和60Co等,这些参考源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峰位信息。
针对整个核探测系统而言,放射性参考源的使用,一方面会增加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另一方面在设备产生、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存在放射源失控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整个核探测系统而言,放射性参考源的使用,一方面会增加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另一方面在设备产生、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存在放射源失控风险,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16N的燃料元件破损监测的稳峰和功率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取消外放射源,将核反应堆自身运行产生的标准源16N用于核探测器的稳峰,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也保证了设备产生、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安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16N的燃料元件破损监测的稳峰和功率测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冷却剂引入旁通回路:在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中设置旁通回路,将含有16N的冷却剂从一回路引出,并通过管道流经破损监测系统,然后返回一回路系统;
(2)在步骤(1)中的旁通回路的阀门打开时,冷却剂流经旁通回路,采用燃料元件破损监测系统测量冷却剂中的16N,测得峰位对应的道址D1,16N特征峰对应的道址D2,峰位偏移ΔD=D1-D2,峰位偏移ΔD用于稳峰或探测器的测量修正;
(3)在步骤(1)中的旁通回路的阀门打开时,冷却剂流经旁通回路,采用反应堆热功率测量系统对反应堆功率和16N进行标定,形成功率和16N之间的对应关系,完成标定后,通过测量16N活度水平获得反应堆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4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