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隔热的恒温龙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4148.0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施仙兵;沈君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平市亿展阀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22 | 分类号: | F16K1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晓欣 |
地址: | 529339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隔热 恒温 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恒温阀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强隔热的恒温龙头。
背景技术
恒温龙头,是一种通过调节冷热水量的比例来实现温度恒定的一种阀门,可解决水温忽冷忽热的问题。现有的恒温龙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金属的恒温阀,如铜制恒温龙头,这种恒温龙头可满足使用强度的需要,但水流会直接与金属壁接触,如果水流温度较高,容易迅速将恒温龙头加热到达较高的温度,使用者不小心触碰到会造成烫伤的意外;另一种为避免上述意外烫伤的危险,采用纯塑料材质制成,这种虽可防止恒温龙头温度过高,但由于采用塑料材质,强度难以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高强隔热的恒温龙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强隔热的恒温龙头,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设置有若干用以嵌装支路的通孔,所述支路包括进冷水的第一进水支路、进热水的第二进水支路及出水支路,所述金属壳体内嵌装有隔热内衬,所述隔热内衬密封连接有恒温阀,所述隔热内衬设置有冷水通道、热水通道及混水通道,所述冷水通道一端与第一进水支路连通,另一端与恒温阀连通;所述热水通道一端与第一进水支路连通,另一端与恒温阀连通;所述混水通道一端与恒温阀连通,另一端与出水支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隔热内衬为塑料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内衬设置有若干抵接金属壳体内壁的凸圈,所述凸圈之间设置有隔热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内衬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第一进水支路、第二进水支路和出水支路嵌装于所述通孔中,且端部抵接所述凹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支路、第二进水支路和出水支路的端部皆通过密封垫与凹槽密封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进水支路、第二进水支路和出水支路皆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阀连接有控制其动作的第一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支路设置有若干,所述混水通道密封连接有分水阀,所述分水阀与所述出水支路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分水阀连接有控制其动作的第二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隔热的恒温龙头,设置有金属壳体和隔热内衬,金属壳体可满足恒温龙头使用的强度需求,隔热内衬可避免水流与金属壳体直接接触,有效隔热,避免使用者意外烫伤;且将原本需要由金属制成的部分替换为塑料等隔热材料,可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塑料内衬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塑料内衬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耐热的恒温阀,包括金属壳体1,所述金属壳体1设置有若干用以嵌装支路的通孔11,所述支路包括进冷水的第一进水支路2、进热水的第二进水支路3及出水支路4,所述金属壳体1内嵌装有隔热内衬5,所述隔热内衬5密封连接有恒温阀,所述隔热内衬5设置有冷水通道51、热水通道52及混水通道53,所述冷水通道51一端与第一进水支路2连通,另一端与恒温阀连通;所述热水通道52一端与第一进水支路2连通,另一端与恒温阀连通;所述混水通道53一端与恒温阀连通,另一端与出水支路4连通。使用时,冷水和热水分别通过第一进水支路2和第二进水支路3进入冷水通道51和热水通道52,通过恒温阀后进入混水通道53,然后排出。整个过程中,由于塑料内衬的设置,水不会与金属壳体1接触,避免了金属壳体1温度的骤升,将使用者烫伤等;且将原本由金属制造的部分替换为塑料等隔热材料,降低了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内衬5为塑料材质制成,成本低且隔热效果良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用硅胶等其他材质代替。
参照图3,优选的,所述隔热内衬5设置有若干抵接金属壳体1内壁的凸圈54,所述凸圈54之间设置有隔热空腔55。凸圈54可紧密抵接金属壳体1的内壁,保障隔热内衬5的固定牢固,隔热空腔55可将隔热内衬5的大部分面积与金属壳体1内壁隔离,进一步提高隔热效率。
参照图2至图3,所述隔热内衬5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56,所述第一进水支路2、第二进水支路3和出水支路4嵌装于所述通孔11中,且端部抵接所述凹槽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平市亿展阀芯有限公司,未经开平市亿展阀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4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