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锤打孔平衡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4031.2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3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葛建立;徐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弗卡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17/28 | 分类号: | B25D17/28;B25D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3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锤 打孔 平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属于机械领域和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锤打孔平衡支架。
背景技术
在室内外装修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打孔作业,由于很多作业面具有一定的高度或深度,作业人员必须要借助支架或者梯子手动施工。目前,实施顶面打孔作业时,往往借助梯子手举电锤操作或者将电锤绑定在直杆上,作业人员手举直杆进行作业,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作业人员均需承担电锤重量以及电锤打孔时产生的冲击力,采用梯子时还存在挪动梯子不方便等问题,长时间连续施工对作业人员的体力是一种严峻考验,极易疲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锤打孔平衡支架,可以方便地进行室内外墙壁的顶面、侧面、底面或深处打孔,打孔作业过程中能够平衡电锤重量以及电锤打孔时产生的冲击力,省时省力,操作方便,极大的降低了施工强度和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锤打孔平衡支架,以满足各种工况环境尤其是人为操作不便的环境,通过配重平衡、支撑、延伸操控,从而使操作人员在地面就能够高效、安全、轻松的进行生产作业,在同一作业环境下,本发明提供的电锤打孔平衡支架可以快速移动,从而节省了操作人员的体力。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锤打孔平衡支架,包括支撑部分、平衡部分、夹持部分,所述支撑部分放于地面,与平衡部分连接,平衡部分与夹持部分连接,夹持部分的一端安装固定电锤,另一端设有操控把手供操作人员操控电锤。
可选地,所述电锤打孔平衡支架还可以包括灰尘收集装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分包括可伸缩或活动连接支撑杆、三脚架或多脚架、万向轮、防滑动装置,其中可伸缩或活动连接支撑杆固定于三脚架或多脚架上,万向轮安装于三脚架或多脚架的脚上以便移动电锤打孔平衡支架,防滑动装置安装于多脚架上,防滑动装置启用时万向轮悬空或被锁住,从而使电锤打孔平衡支架固定在固定地点。
可选地,所述平衡部分包括平衡杆,平衡杆一端与夹持部分连接。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分包括操控开关、操控把手、电源部分、可伸缩或活动连接操控杆、电锤夹或电锤固定支架。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分和平衡部分可以是一组或一组以上。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分的可伸缩或活动连接操控杆可以是一组或两组。
可选地,所述灰尘收集装置由倒漏斗型防尘罩组成,安装于操控杆或电锤固定支架上。
可选地,所述平衡部分还可以包括配重固定支点,所述配重固定支点设于平衡杆的一端,可以悬挂或安装放置配重物。
本发明优点在于:对于需要进行顶面或高处或深坑处等人为操作不便的环境进行打孔作业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锤打孔平衡支架,使操控人员无需在像既往情况下需要爬高作业而只需要安全无风险的站在地面,通过操控把手和操控开关对电锤进行操控;因为本支架还设有平衡部分和支撑部分,故而电锤本体重量及工作产生的阻力只有很小一部分需要由操控人员去把控,从而达到了轻松作业的目的;对于在同一作业环境下,因支撑部分装置有可供滑动的万向轮,操作人员可以很轻松的移动支架,无需再和以往那样去耗费体力移动梯子或登高支架,从而节省了体力;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电锤打孔平衡支架是一种可以让生产作业更高效、更安全、更轻松、更便捷的生产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顶面打孔实施例图
图2为地面或深坑处处打孔实施例图
图3为电锤竖直安装时示意图
图4为电锤横向安装时示意图
其中:11为可伸缩或活动连接支撑杆;12为三脚架或多脚架;13为万向轮;14为防滑动装置;21为平衡杆;22为配重固定支点;23为配重物;31为操控开关;32为操控把手;33为可伸缩或活动连接操控杆;34为电锤夹或电锤固定支架;4为倒漏斗型防尘罩;5为电锤。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各附图相同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弗卡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弗卡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4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