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穿网络缔合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2869.8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6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夏燕敏;李应成;苏智青;许汇;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06;C08F222/38;C08F226/02;C08F220/34;C08F220/58;C08F220/60;C08F222/20;C08F212/14;C08F212/36;C08F2/30;C08F4/40;C09K8/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缔合 聚合物 微球调驱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互穿网络缔合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以重量份数计,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反应体系在复合引发剂的存在下反应制得:
a)20~50份的油溶性溶剂;
b)2~10份复合乳化剂体系;
c)30~80份的含有丙烯酰胺、疏水单体及其他共聚单体的水相,所用单体在水相中的含量为40~70%;
d)0.05~2份的交联剂,
其中,
所述复合乳化剂体系包含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复合乳化剂体系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在3~9之间;所述助乳化剂选自醇类和/或盐类,用量占复合乳化剂体系的1~30w.t.%,所述醇类选自异丙醇,所述盐类选自醋酸钾或醋酸钠;
所述疏水单体选自阴离子型疏水单体和阳离子型疏水单体中的一种;所述阴离子型疏水单体选自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基磺酸钠、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基磺酸钠或2-丙烯酰胺基十六烷基磺酸钠,所述阳离子型疏水单体选自二甲基烯丙基十八烷基氯化铵、溴化二甲基十二烷基(2-丙烯酰胺基乙基)铵、二甲基烯丙基十六烷基溴化铵或十八烷基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
所述其他共聚单体选自非离子水溶性单体、阴离子单体、阳离子单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非离子水溶性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甲酰胺、N-乙烯基乙酰胺、N-乙烯基吡啶及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阴离子单体选自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乙烯基苯磺酸、乙烯基磺酸和/或其水溶性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铵盐中的至少一种;阳离子单体选自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复合引发剂,以占上述全部单体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a)0.02~1.0%的氧化剂;(b)0.02~2.0%的还原剂;(c)0.03~2.0%的偶氮引发剂;
所述互穿网络缔合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将油溶性溶剂和乳化剂搅拌均匀,成为连续油相;
(b)将制备微球核部分所需聚合单体、助乳化剂和交联剂在水中溶解、搅拌均匀,调节pH值为6~8,形成水相Ⅰ;在另外的容器中,将制备微球壳部分所需聚合单体、助乳化剂和交联剂在水中溶解、搅拌均匀,调节pH值为6~8,形成水相Ⅱ;将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溶解在水中形成氧化剂水溶液、还原剂水溶液;其中,所述水相I与水相II的质量比为1:9~9:1,水相I和水相II中的疏水单体具有不同电性和亲水性能;
(c)将水相Ⅰ加入油相中,采用均质乳化机剪切,形成乳白色乳液投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5~30℃,搅拌转速为400~600rpm,除氧,然后加入氧化剂水溶液搅拌均匀,再连续加入还原剂水溶液引发聚合,由还原剂水溶液的加入速度控制聚合反应放热,控制升温速度≤1℃/分钟,并且使得反应最高温度≤50℃,温度到达最高峰后保温继续反应0.5~5小时,得到半透明的互穿网络缔合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的核乳液;
(d)在水相Ⅱ中加入水溶性偶氮引发剂或油溶性偶氮引发剂溶液并搅拌均匀,加入到已经形成的微球调驱剂的核乳液中,搅拌均匀,升温至偶氮引发剂的引发温度,4~8h后结束反应,冷却、出料,得到所述的互穿网络缔合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穿网络缔合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性溶剂选自脂肪烃、芳烃、卤代烃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用量占整个反应体系的20~50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穿网络缔合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性溶剂选自异构石蜡、环烷烃、链烷烃、石油醚、甲苯、二甲苯、白油和煤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穿网络缔合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选自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互穿网络缔合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在油田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28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乳调驱体系及其应用
- 下一篇:疏水缔合聚合物凝胶微球调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