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分体式抽拉外合体的室内热交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9072.2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8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徐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裕顺沙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26 | 分类号: | F28F9/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汤婷 |
地址: | 21562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核芯 室内热交换器 安装支架 分体式 上盒体 下盒体 抽拉 合体 热交换腔 内侧壁 热交换设备 密封通道 上下拼接 输送空气 下流道板 装置拆卸 上端 装卸口 下端 | ||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分体式抽拉外合体的室内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核芯、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下端和下盒体上端均开设有装卸口,上盒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热交换核芯的上安装支架,下盒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热交换核芯的下安装支架。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分体式抽拉外合体的室内热交换器通过采用上下拼接固定,使得上、下安装支架形成一个用于固定热交换核芯的热交换腔和上、下流道板在热交换腔外侧形成多个用于输送空气的密封通道,使得整个装置拆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分体式抽拉外合体的室内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就是由于温差而引起的两个物体或同一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热交换一般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完成。目前的换热器结构简单,装卸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分体式抽拉外合体的室内热交换器,解决目前的换热器结构简单,装卸很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分体式抽拉外合体的室内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核芯、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的上盒体下端和下盒体上端均开设有装卸口,所述的上盒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热交换核芯的上安装支架,所述的下盒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热交换核芯的下安装支架,所述的上盒体内侧壁位于上安装支架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形成输气流道的上流道板,所述的下盒体内侧壁位于下安装支架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形成输气流道的下流道板,所述的上盒体和下盒体通过拼接控制上、下安装支架形成一个用于固定热交换核芯的热交换腔,所述的上盒体和下盒体通过拼接控制上、下流道板在热交换腔外侧形成多个用于输送空气的密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盒体内顶面和下盒体内底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纵置连接管,所述的上盒体和下盒体通过内侧纵置连接管插入热交换核芯内部与热交换核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盒体和下盒体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分体式抽拉外合体的室内热交换器通过采用上下拼接固定,使得上、下安装支架形成一个用于固定热交换核芯的热交换腔和上、下流道板在热交换腔外侧形成多个用于输送空气的密封通道,使得整个装置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交换核芯,2.上盒体,3.下盒体,4.上安装支架,5.下安装支架,6.上流道板,7.下流道板,8.纵置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具有分体式抽拉外合体的室内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核芯1、上盒体2和下盒体3,上盒体2下端和下盒体3上端均开设有装卸口,上盒体2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热交换核芯1的上安装支架4,下盒体3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热交换核芯1的下安装支架5,上盒体2内侧壁位于上安装支架4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形成输气流道的上流道板6,下盒体3内侧壁位于下安装支架5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形成输气流道的下流道板7,上盒体2和下盒体3通过拼接控制上、下安装支架形成一个用于固定热交换核芯1的热交换腔,上盒体2和下盒体3通过拼接控制上、下流道板在热交换腔外侧形成多个用于输送空气的密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裕顺沙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裕顺沙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9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