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连接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8989.0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杰;李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星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2 | 分类号: | H01M50/502;H01M50/536;H01M50/289;H01M50/242;H01M50/24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瞿海武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池组 连接 | ||
1.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连接板,包括两导电片(1),该两导电片(1)的侧面相对,且两导电片(1)电连接,所述导电片(1)上均形成若干凸出导电片(1)侧面并用于贴靠在电池极端上的电触片(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还包括能够使电触片(11)压紧贴靠在电池极端的支撑体(3),两所述导电片(1)上的若干电触片(11)一一对应,所述支撑体(3)位于相对的两电触片(11)之间,且支撑体(3)为独立部件并具有弹性;两所述导电片(1)之间还设有刚性的导电板(2),相对的两电触片(11)之间的支撑体(3)为一个,所述导电板(2)位于相对的两电触片(11)之间位置均开设有限位孔(21),所述导电片(1)与电触片(11)相对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12),上述支撑体(3)穿过限位孔(21)和通孔(12),所述支撑体(3)的两端均为抵靠端(31),且支撑体(3)的两抵靠端(31)分别伸出通孔(12)并与两电触片(11)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两导电片(1)分别贴合固定在导电板(2)侧面上,所述支撑体(3)均具有凸出导电片(1)外侧面的抵靠端(31),且抵靠端(31)与电触片(11)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滑动设置在限位孔(21)内,且当支撑体(3)的两端不受压力时支撑体(3)的外侧壁与限位孔(21)孔壁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1)的通孔(12)通过冲剪形成,且通孔(12)内的实体部分向外弯折形成上述的电触片(11),所述电触片(11)为一平直的薄片,所述支撑体(3)的抵靠端(31)具有平直端面(32),该平直端面(32)与电触片(11)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触片(11)呈圆形,在电触片(11)的边沿具有与通孔(12)边沿相连的连接部(111),所述电触片(11)的面积大于支撑体(3)的平直端面(32)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触片(11)的外侧面上形成凸出的抵靠部(112),在电触片(11)的内侧形成与抵靠部(112)相对的限位槽(113),上述支撑体(3)的抵靠端与限位槽(113)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2)的侧面上具有若干环形的铆接翻边(22),所述导电片(1)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3),所述铆接翻边(22)穿过连接孔(13),且铆接翻边(22)的边沿径向向外翻折并扣在连接孔(13)边沿。
8.一种新能源电池组连接板,包括两导电片(1),该两导电片(1)的侧面相对,且两导电片(1)电连接,所述导电片(1)上均形成若干凸出导电片(1)侧面并用于贴靠在电池极端上的电触片(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还包括能够使电触片(11)压紧贴靠在电池极端的支撑体(3),两所述导电片(1)上的若干电触片(11)一一对应,所述支撑体(3)位于相对的两电触片(11)之间,且支撑体(3)为独立部件并具有弹性;两所述导电片(1)之间还设有刚性的导电板(2),相对的两电触片(11)之间的支撑体(3)为两个,且两支撑体(3)分别位于导电板(2)的两侧,所述导电片(1)与电触片(11)相对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12),两所述支撑体(3)的一端固定在导电板(2)上,另一端为抵靠端(31),该抵靠端(31)穿过通孔(12)并与电触片(11)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两导电片(1)分别贴合固定在导电板(2)侧面上,所述支撑体(3)均具有凸出导电片(1)外侧面的抵靠端(31),且抵靠端(31)与电触片(11)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星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星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89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善接触孔插塞氧化物凹陷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