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籽粒体积突变体ks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57485.7 申请日: 2017-10-13
公开(公告)号: CN107501400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2
发明(设计)人: 于彦丽;孟昭东;李艳娇;赵勐;孙琦;李文才;李文兰;庞凯元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14/415 分类号: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C12N1/21;A01H5/00;C12R1/01
代理公司: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代理人: 赵红霞
地址: 2501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玉米 籽粒 体积 突变体 ks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己糖转运蛋白基因(ZmSWEET4)缺失的玉米籽粒体积突变体ks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典型的C4类模式植物,在粮食生产和单子叶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全球玉米需求的快速增长,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世界各国对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玉米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解决温饱的主要粮食作物,逐渐发展成为禽畜饲料、工业原料、餐桌副食、能源作物的多样化格局。特别是近年来再生能源与精深加工领域赋予了玉米新的内涵,使得玉米的工业加工比例迅速增长,多元需求使玉米成为21世纪举足轻重的战略资源。因此,玉米产量将直接影响到畜牧、轻工、能源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除了优化种植环境和条件外,从作物自身的遗传因素入手,解析影响产量的遗传因子及其作用分子机理,也是进行农作物产量遗传改良的重要基础。高产是玉米遗传改良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而籽粒(种子)大小是与玉米产量指标相关的一个重要性状。因此,研究调控籽粒大小的分子机理和寻找控制籽粒大小的基因,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图位克隆、转座子标签等方法,已经鉴定并克隆了一些控制玉米籽粒发育的基因。1996年,Cheng等报道miniature 1编码一个细胞壁转化酶的同工酶,该酶在胚乳的发育中活性增加,该基因突变体的籽粒重量与野生型相比,减少了30%以上(Cheng et al.,1996)。另一个影响种子大小的基因rgf1,其突变将会影响籽粒的填充,使籽粒基部连接母体的部分发育异常,转移层细胞中基因表达减少,最终胚乳变小,产生小种子(Maitz et al.,2000)。另有ppr2263基因编码一个含有DYW结构域的PPR蛋白,此蛋白在nad5和cob转录后的RNA编辑中起作用,该基因突变也会导致小籽粒的产生(Sosso et al.,2012)。Li等也发现玉米Smk1基因编码定位于线粒体中的E类PPR蛋白,该基因的突变会阻遏胚及胚乳的发育,从而导致种子变小(Li et al.,2014)。此外,番茄的fw2.2基因在玉米中的同源基因家族CNRs(Cell Number Regulation)也会影响种子的发育,该家族基因含有一个富含半胱氨酸的保守基序,通过影响细胞的数目从而影响种子器官的大小。过表达该家族的CNR1基因会导致籽粒变小,而抑制或者敲除该基因能够使籽粒显著增大(Guo et al.,2010)。

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中,对控制种子大小的基因也有一些研究。拟南芥的ANT和ARGOS是两个研究的相对较为清楚的基因,它们通过改变细胞数目来影响种子器官的大小。其中,ANT是一个含有AP2结构域的转录因子,而AGROS基因则通过作用于位于其上游的ANT基因来影响种子器官的大小。过表达ANT和ARGOS都会导致种子器官的增大(Elliott et al.,1996;Krizek et al.,1999)。另外,与ARGOS不同的是ARGOS-LIKE基因主要通过改变细胞的大小来影响种子的大小(Hu et al.,2006)。近年来,在水稻中也克隆到了控制种子大小的基因,例如:GS3(Fan et al.,2006,2009;Li et al.,2004)、GW2(Song et al.,2007)、qSW5/GW5(Wan et al.,2008;Weng et al.,2008;Shomura et al.,2008)、GL3.1(Qi et al.,2012)等,这些基因均可以通过不同作用机理调控水稻种子器官的大小,但其中大部分是负调控因子。GS3和GW2在玉米中的同源基因ZmGS3和ZmGW2也被证实与玉米产量决定因素有关联(Li et al.,2010a;Li et al.,2010b)。最近由张启发院士实验室克隆的GS5基因在调控水稻种子的大小和产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实验证明该因子是一个正调控因子,并编码一个预测的丝氨酸羧肽酶,该基因过表达株系的种子与对照相比明显增大(Li et al.,20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7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