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称转发模型下的EVPN VXLAN网关ESI冗余接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7041.3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6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东;薛强;陈孟尝;邓玲;唐益慰;曾楚轩;朱友芬;李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03 | 分类号: | H04L12/703;H04L12/707;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李唐明 |
地址: | 510627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转发 模型 evpnvxlan 网关 esi 冗余 接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转发模型下的EVPN VXLAN网关ESI冗余接入方法,包括数据发送端、数据接收端、交换机和路径选择路由器,步骤如下:所述数据发送端通过第一子网路由或者第一主机路由向所述数据接收端发送报文信息;所述第一子网路由或者第一主机路由又将报文信息发送到路径选择路由器进行通信路径的选择;若确定的第一通信路径通信正常,所述选择路由器将报文信息发送到数据接收端;若确定的第一通信路径中断,则进行冗余路径分配:通过数据接收端的FRR或者ECMP表索引信息进行匹匹配并确定第二通信路径;通过第二通信路径将报文信息发送到数据接收端。本发明加快了收敛速度,提高了网络通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称转发模型下的EVPN VXLAN网关ESI冗余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冗余路径是指正常路由途径中断时,转换的第二通信路径。
目前draft-ietf-bess-evpn-inter-subnet-forwarding-03(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关于EVPN内部子网转发)规定了采用对称方式进行EVPN跨子网转发方式。
RFC7432规定了ESI冗余接入的方式与功能,使接入设备能够更加可靠得加入到VXLAN EVPN网络中。
现有的网络通信技术中,RT-1(Route Type-1,第一类路由)的内容里面只带有L2VNI(Layer2VXLAN Network Identifier二层vxlan网络标识)标签,并没有带L3VNI(Layer3VXLAN Network Identifier三层vxlan网络标识)标签。路由协议对于相同目的地址的RT-5V子网路由或者RT-2V主机路由,形成FRR或者ECMP关系是基于L3VNI的,与RT-1产生的冗余路径对应不上。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不能进行快速的ESI收敛。
因为在ESI变化的时候,由于标签信息对不上,并不能给这些RT-5V子网路由或者RT-2V主机路由产生任何影响,控制面只能一条条刷对应的RT-5V子网路由条目或者RT-2V主机路由条目,才能进行相应的路径切换,导致切换速率慢,即收敛速度慢,影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切换路径达到快速收敛的对称转发模型下的EVPN VXLAN网关ESI冗余接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称转发模型下的EVPN VXLAN网关ESI冗余接入方法,包括数据发送端、数据接收端、交换机和路径选择路由器,所述路径选择路由器包括接入侧双归接口和接入侧单归接口,所述接入侧双归接口设置有MC-LAG、同步模块、ESI和VXLAN实例;所述MC-LAG的SG口与所述接入侧单归接口均设置为三层接口,且配置有对应的IP与掩码,作为接入点的网关接口;所述VXLAN实例用于把接入侧双归接口和接入侧单归接口绑定到VXLAN域中;通过扩展所述路径选择路由器的属性,在所述路径选择路由器中添加L3VNI标签;根据上述的设置及发布,本地ESI的冗余接入信息在所述数据接收端形成了相应的接收端FRR或者ECMP表索引信息和第一组冗余路径;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数据发送端通过第一子网路由或者第一主机路由向所述数据接收端发送报文信息;
S2.所述第一子网路由或者第一主机路由又将报文信息发送到路径选择路由器进行通信路径的选择,所述路径选择路由器接收报文信息后,再结合L3VNI,形成第一路由端FRR或者ECMP表,并根据报文信息中的ESI和L3VNI信息,与所述接收端FRR或者ECMP表索引信息进行匹配,匹配后确定第一通信路径;
S3-1.若确定的第一通信路径通信正常,所述选择路由器将报文信息发送到数据接收端;
若确定的第一通信路径中断,则进行冗余路径分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7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