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方法、中心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5959.4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4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匡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52/02;H04M1/725;H04B1/3827;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穿戴 电子设备 方法 中心 装置 设备 | ||
一种控制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方法、中心装置及设备,包括:中心设备与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是否支持相同的功能(101);若所述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支持相同的功能,则获取支持相同的功能的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至少一个支持相同的功能的可穿戴式电子设备为目标可穿戴电子设备(102);关闭所述目标可穿戴电子设备上的所述相同的功能对应的服务(103)。实现了中心设备与具有共同支持的服务功能的多个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功能调度和配置管理,有利于节省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方法、中心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硬件的微型化发展,大量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层出不穷。未来在一个人的身上集成多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目前在市面上的许多可穿戴电子设备往往具有相互重复的功能。例如,一些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都具有未接来电以及未读消息的提醒功能。一些智能手环、智能运动鞋和体重仪都装配了测量心率的传感器,用于测量和上报实时心率数据,监测人体健康状况和运动能耗情况等。
现有技术实现了单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与中心设备的交互的配置管理,而一旦多个可穿戴电子设备同时连入时,不仅造成了设备功能的浪费,同时也无谓地消耗了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电能,不利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方法、中心装置及设备,以实现中心设备与支持相同的服务的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功能调度,有利于节省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能耗。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与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若所述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支持相同的功能,从所述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可穿戴电子设备;仅保留一个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对应于所述相同的功能的服务,所述保留的可穿戴电子设备是所述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中、除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可穿戴电子设备之外的可穿戴电子设备;所述相同的功能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心率测量,血压测量,步数测量,步速测量,邻近感知,告警通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心装置,包括用于与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模块;用于若所述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支持相同的功能,从所述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模块;用于仅保留一个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对应于所述相同的功能的服务的模块,所述保留的可穿戴电子设备是所述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中、除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可穿戴电子设备之外的可穿戴电子设备;所述相同的功能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心率测量,血压测量,步数测量,步速测量,邻近感知,告警通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与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是否支持相同的功能;若所述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支持相同的功能,则获取支持相同的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至少一个支持相同的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为目标可穿戴电子设备;断开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所述相同的功能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心率测量,血压测量,步数测量,步速测量,邻近感知,告警通知。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心装置,包括连接模块、确定模块、处理模块;所述连接模块,用于与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是否支持相同的功能;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至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支持相同的功能,则获取支持相同的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至少一个支持相同的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为目标可穿戴电子设备,断开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所述相同的功能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心率测量,血压测量,步数测量,步速测量,邻近感知,告警通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5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