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酸化海水对大蚝活性氧自由基损害的添加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4389.7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0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融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11B9/02;A01K61/5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汤凌志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酸化 海水 活性氧 自由基 损害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减少酸化海水对大蚝活性氧自由基损害的添加剂。
背景技术
海洋酸化已被广泛确认是CO2上升导致的又一重大环境问题。化石燃料的使用等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升高,可能已经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异常等,海洋不断从大气中吸收CO2,对缓解全球变暖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海洋大量吸收人类排放的CO2,已导致上层海水pH值下降了0.1。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模型(A1F1)的推测,至2100年大气CO2浓度会升至800-1000μL/L,表层海水pH值将下降0.3-0.4,这种酸化速度在过去3亿年间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未有过。海洋酸化引起的海洋化学变化(碳酸盐系统及物质形态),正在改变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化学环境,海洋生物的代谢过程会受到影响,海洋生态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海洋酸化引起的海水pH值的降低会改变海洋生物的多项生理功能,使海洋生物抵抗不良环境胁迫与疾病等能力降低,致使胁迫或疾病对海洋生物造成的损伤更严重,甚至在较低胁迫强度下造成生物个体死亡。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又名大蚝、生蚝,是广西钦州四大名贵海产之一,肉可鲜食,亦可加工成蚝豉、蚝油。大蚝蚝肉是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的具有很高营养和保健功能的水产品,蚝肉蛋白质含量超过40%,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海中牛奶”之称,同时还可入药。大蚝肉富含牛磺酸,能促进人脑发育。近江牡蛎是我国主要牡蛎养殖种类之一,属于半咸水种类,主要分布在华南沿海众多河口地带。近江牡蛎营养丰富,其人工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和福建一带。牡蛎属于天然海产品,主要靠滤食海水中的藻类营生,养殖风险较低、生产易于管理、技术易于掌握。近年来,生蚝养殖由滩涂往浅海发展,由插养往吊养模式发展,成品蚝亩产量不断地上升,成为了我国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有力地带动了沿海渔民增收致富。
过氧化氢酶(CAT),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氧和水的酶,存在于细胞的过氧化物体内。过氧化氢酶是一种酶类清除剂,又称为触酶,是以铁卟啉为辅基的结合酶。它可促使H2O2分解为分子氧和水,清除体内的过氧化氢,从而使细胞免于遭受H2O2的毒害,是生物防御体系的关键酶之一。过氧化氢酶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约占过氧化物酶体酶总量的40%。过氧化氢酶存在于所有已知的动物的各个组织中,特别在肝脏中以高浓度存在。过氧化氢酶存在于红细胞及某些组织内的过氧化体中,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催化H2O2分解为H2O2与O2,使得H2O2不至于与O2在铁螯合物作用下反应生成非常有害的-OH。过氧化氢酶是机体抗氧化体系中非常关键的一种非特异抗氧化酶,能够清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催化活性氧自由基所产生的H2O2,使它转化为对机体无毒的H2O、O2,后者和SOD共同作用可使机体免受氧自由基的攻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融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融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4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油金针菇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食用菌提取物的能量补充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