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摇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4147.8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1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新平;陈德上;康秉杰;曾培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艾尔普斯汽车零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18 | 分类号: | F01L1/18;F01L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83 | 代理人: | 张飙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摇臂。
背景技术
汽车中的摇臂实际上是一个双臂杠杆,主要包括一轴套、设置在轴套两侧的长臂和短臂;用来将推杆传来的力改变方向,作用于气门杆端以推开气门。摇臂在摆动过程中承受很大的弯矩,因此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较小的质量。
为满足上述要求,现有的摇臂产品大都采用锻钢、铸铁等制作,长短臂的厚度均做成薄壁状,其强度无法满足高速运动下的工作环境,如果增加壁厚,又导致质量过重,影响能耗,降低了发动机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摇臂,结构简单,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摇臂,包括用铝合金制作的臂体,所述臂体底部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将臂体分成长臂段和短臂段,所述轴套的轴向长度与臂体厚度比例为1:(0.8~1);所述长臂段端部铰接有用于推动气门的滚子,所述短臂段端部设置有用以调节气门间隙的调整螺钉,所述臂体顶部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位于调整螺钉与轴套之间的臂体上,所述盲孔的深度沿调整螺钉向轴套的方向依次加深。
进一步的,所述盲孔的宽度为臂体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盲孔的长度为臂体长度的1/3~1/2。
进一步的,所述盲孔最深处高度与最浅处的高度比例为1:(0.25~0.5)。
进一步的,所述长臂段和短臂段的长度比为1.5:1。
进一步的,所述轴套内侧壁上设置有衬套。
进一步的,所述长臂段端部设置有凹口,所述滚子铰接在凹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短臂段端部设置有螺接调整螺钉的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轴套轴向长度大于臂体厚度时,二者之间设置有过渡坡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中臂体与轴套厚度相差不大,即在旧有结构的摇臂基础上加宽的臂体的厚度,在加大厚度的同时,为了不增加质量,在臂体顶部开设不影响结构强度的盲孔,减轻了质量,提高了强度和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个视角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个视角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臂体,2-轴套,3-长臂段,4-短臂段,5-盲孔,6-滚子,7-调整螺钉,8-过渡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种摇臂,包括用铝合金制作的臂体1,所述臂体底部设置有轴套2,所述轴套将臂体分成长臂段3和短臂段4,所述轴套的轴向长度与臂体厚度比例为1:0.8;所述长臂段端部铰接有用于推动气门的滚子6,所述短臂段端部设置有用以调节气门间隙的调整螺钉7,所述臂体顶部设置有盲孔5,所述盲孔位于调整螺钉与轴套之间的臂体上,所述盲孔的深度沿调整螺钉向轴套的方向依次加深。
本实施例中,盲孔不临近长臂段设计,是为了避免降低长臂段的结构强度,同时,盲孔不贯穿臂体。盲孔设置在短臂段上部,有效的降低了质量同时又不降低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盲孔的宽度为臂体厚度的一半。
本实施例中,所述盲孔的长度为臂体长度的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盲孔最深处高度是最浅处的高度的3倍。
本实施例中,所述长臂段和短臂段的长度比为1.5:1。
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套内侧壁上设置有衬套。
本实施例中,所述长臂段端部设置有凹口,所述滚子铰接在凹口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短臂段端部设置有螺接调整螺钉的螺纹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套轴向长度大于臂体厚度时,二者之间设置有过渡坡面8。避免臂体与轴套的连接处应力集中,同时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
通过加宽了臂体的厚度,通过通过不影响结构强度的盲孔降低了质量,使得本摇臂在提高结构强度的同时不改变质量,结构简单,使用寿命加大。
摇臂的宽度增加,安装接触面加大,强度更高,工作更稳定,摇臂如果松了发动机气门就会漏气;宽度加大后重量如果对应增加,发动机就变慢了,通过添加盲孔,该盲孔的尺寸与摇臂外形尺寸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经材料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达到一个较佳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艾尔普斯汽车零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厦门艾尔普斯汽车零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4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摇臂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气门早关摇臂机构与一种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