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哑铃光纤SPR检测微流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7680.1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魏勇;苏于东;郭会勇;周爱;刘春兰;张永慧;聂祥飞;张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552 | 分类号: | G01N21/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刘备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哑铃 光纤 spr 检测 芯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哑铃光纤SPR检测微流芯片,包括五芯光纤1、哑铃光纤2、多模光纤3、微流通道模块4、宽谱光源5、五芯光纤分束器6、光谱仪7、微量注射泵8、废液池9、电脑10;2cm长哑铃光纤左侧对位焊接五芯光纤,右侧焊接多模光纤,经腐蚀、50nm厚SPR(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金属膜镀制后,封装于微流通道模块中,构成光纤SPR检测微流芯片,宽谱光源通过五芯光纤分束器可分别给五芯光纤各纤芯注光,当五芯光纤中间芯注光时,哑铃光纤纤芯进行SPR检测;当五芯光纤上下两芯注光时,哑铃光纤包层进行SPR检测;当五芯光纤左右两纤芯注光时,哑铃光纤孔道进行溶液吸光谱检测,也可激发荧光物质标记的DNA产生荧光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微流芯片SPR传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哑铃光纤SPR检测微流芯片。
背景技术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属于一种物理光学现象。入射光由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发生全反射时,入射光并非立即反射回光密介质,而是进入到光疏介质,形成倏逝波。当两种介质之间存在几十纳米的金属膜时,形成的倏逝波穿透到金属内部,在特定条件下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振荡形成的表面等离子体波产生共振,倏逝波的能量会转移到表面等离子体波中,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被吸收,此时在反射光谱上形成一个光强急剧下降的波谷,称作共振峰。当发生SPR时,共振峰的位置与金属层表面介质的折射率相关,当介质的折射率发生变化时,共振峰随之变化。因此,基于共振峰的变化对金属膜附近介质的折射率进行检测,进而实现SPR传感。SPR技术与生物免疫技术相结合构建的SPR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分子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SPR金属表面折射率随着附着生物分子质量而变化,因而SPR共振曲线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特异性信息。例如可以实时监测肽类、蛋白质、寡核苷酸,甚至细胞、病毒之间相互作用的全过程。
为了提高SPR的检测效率,通常将微流控技术与SPR相结合,即在SPR生物传感器中使用微流控芯片作为反应装置。基于微型化带来的优势,使用微流控芯片作为反应装置可以有效地缩短检测的时间,并减少样品消耗。微流控芯片还可以平行排布相同的结构单元,提高SPR生物传感器的检测通量。因此,使用微流控芯片作为反应装置是SPR生物传感器,特别是商品化的SPR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微流控芯片-SPR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微流控芯片通过微加工技术将微管道、微泵、微阀、微储液器、微电极、微检测元件、窗口和连接器等具备不同功能的微器件集成在一起,使之成为微型全分析系统。
微流控分析是90年代新兴的分析技术。它采用微细加工技术制成具有微结构的芯片,使生物化学分析中的样品处理、反应、分离检测以及数据处理等全过程都集中在微流控芯片上完成,从而实现了生物化学分析的整体微型化及自动化,同时能够高效、快速的完成试样的分离、分析和检测。作为一种能够在微米级尺度操纵液体的新兴技术,微流控芯片已经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高密度集成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可以实现高通量并行化的实验以及多种操作单元的功能一体化,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学平台,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化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目前,用于制作微流控芯片的微加工技术大多继承自半导体工业,其加工过程工序繁多,且依赖于价格高昂的先进设备。在微流控芯片的制作中常用的加工方法包括:硅/聚合物表面微加工、软印、压印、注射成型、激光烧蚀等。这些加工过程都需要在超净间内完成,工序复杂,需占用大量空间,且需要富有经验的设计和加工人员。而在微流控制芯片中,微流控制光纤芯片由于具有体积小、检测灵敏度高、制作成本低、制作方法简单等特点,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传统的光纤微流芯片是把光纤植入到芯片中,并与微流控制沟道垂直对准,用来激发微流控制沟道中用荧光物质标记的DNA或者氨基酸以产生荧光信号。这种微流控制芯片的好处是:用光纤作为传光介质,光纤所产生的激发光斑与微流控制沟道尺寸大致相当,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同时也省去了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荧光显微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7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