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炉甘石粉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4366.8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5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胡贤陈;邱远望;董银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益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9/00 | 分类号: | C01G9/00;A61K33/30;A61P17/00;A61P1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王春霞 |
地址: | 362712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甘石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工业级七水合硫酸锌、工业级碳酸钠和氧化铁(红)为原料生产炉甘石粉的方法。首先,制备碱式碳酸锌。将工业级硫酸锌用饮用水溶解,再用少量活性炭脱色,静置后过滤得硫酸锌滤液;再将工业级碳酸钠用饮用水溶解;分别加热至70‑75℃之间;搅拌,最后将碳酸钠溶液缓慢倒入硫酸锌溶液中,并维持反应温度在70‑75℃之间,至反应液PH为8.2‑9.0时停止反应,过滤,纯化水洗,真空干燥即得碱式碳酸锌固体;其次,制备炉甘石粉。将碱式碳酸锌粉碎、过筛后与红色氧化铁粉末混匀即得炉甘石粉。该工艺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便于操作、得率高;所得炉甘石粉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二部)第五册标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YBH05592010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工业级硫酸锌,工业级碳酸钠和氧化铁为原料生产炉甘石粉的方法,具体是提供了一个将碱式碳酸锌与氧化铁混合生产炉甘石粉方法。制得的炉甘石粉含锌量高,分布均匀,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二部)第五册标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YBH05592010标准
背景技术
炉甘石粉,英文名Calamine Powder,是含少量氧化铁的碱式碳酸锌,为粉红色至红棕色无定形粉末。炉甘石粉用途广泛,主要为消毒防腐药和收敛药.用于急性湿疹及痱子等急性痒性皮肤炎症。
目前工业生产炉甘石粉主要是煅淬法和混合法。该发明专利与现有的煅淬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①工艺污染小;②工艺耗能相对煅淬法小。该发明专利与现有混合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①原料价格低,造成污染小;②制得的炉甘石粉含锌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工业级硫酸锌、工业级碳酸钠和工业级氧化铁为原料生产炉甘石粉的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炉甘石粉的合成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溶解工业级七水合硫酸锌固体:40-45℃条件下,向反应瓶中加入100mL的饮用水,搅拌下再分批加入48.57g工业级七水合硫酸锌,慢慢溶解,保持温度在40-45℃。
(2)脱色:往工业级硫酸锌溶液中投入2.43g活性炭,保持搅拌30min,静置30min,进入下一道工序。
(3)过滤硫酸锌水溶液:将硫酸锌溶液置于抽滤瓶上抽滤,得无色澄清溶液。
(4)升温:将(3)得到的硫酸锌滤液转移至反应瓶中,加热升温至70-75℃,备用。
(5)溶解工业级碳酸钠:控制温度在40-45℃,向另一反应瓶中加入饮用水30mL,搅拌下投入工业级碳酸钠13.80g搅拌溶解,再升温至70-75℃。
(6)制备碱式碳酸锌:在70℃条件下,搅拌下将碳酸钠溶液分批加入装有硫酸锌溶液的反应瓶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当气泡变少直至无气泡产生时,继续搅拌30分钟,溶液呈白色乳浊状。至反应液PH值在8.2到9.0之间时,停止搅拌,静置30min。
(7)过滤:将反应瓶内白色乳浊状溶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得乳白色沉淀,即为碱式碳酸锌粗品。
(8)水洗硫酸根离子:将碱式碳酸锌粗品加入烧杯中,再加入100ml纯化水,室温下搅拌30分钟,再将混合液置于布氏漏斗中,进行抽滤,如此循环5次,经10%氯化钡溶液检测无沉淀产生,即无硫酸根离子。
(9)真空干燥:将滤饼(48.70g)平铺在搪瓷盘中,设定真空干燥箱温度为105℃,真空度读数为-0.08Mpa,干燥1小时,得白色块状碱式碳酸锌。
(10)粉碎:将所得白色块状碱式碳酸锌粉碎,过200目筛,即得白色碱式碳酸锌粉末14.34g,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益制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益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43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