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杆挤出机测控冷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3132.1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1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刚;翁云宣;田斌;古劲;赵玉莲;蒋卫鑫;王晓锋;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8/88 | 分类号: | B29C48/88;B29C48/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杆 挤出机 测控 冷却 设备 | ||
一种螺杆挤出机测控冷却设备,包括水冷、风冷,以及水冷和风冷混合的三种冷却方式,所述冷却设备由检测装置、冷却装置、控制器、可控显示装置和槽体结构组成,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淋水装置、送风装置和制冷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可控显示装置电连接,所述槽体结构下部设有水箱。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冷却设备冷却方式单一的局限,使得冷却方式可以根据聚合物性质进行选择,实现了冷却设备在冷却过程中对温度的精确测量和冷却速度的实时调整,确保了不同聚合物可以根据其性能和挤出情况进行冷却速度的及时调整,从而获得稳定和可靠的质量。本发明通过精确温度测量和不同区域差异化冷却的方式有效减少了能源和资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杆挤出机测控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在经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时为高弹态,需要冷却为玻璃态才能进行后续加工,而不同塑料对冷却方式和冷却速率的要求不一样,因此冷却方式和冷却速度对塑料最终成型后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现有冷却设备的冷却方式比较单一,大多只能在水冷或风冷的单一方式下对塑料进行冷却,而且无法实时检测塑料冷却数据来及时调整其冷却速率与冷却方式,导致冷却效率低下,难以精确、数据化的达到聚合物所需冷却状态,进而影响聚合物所具有的性能。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新型环境友好材料,但由于聚乳酸类材料是聚酯高分子材料,主链上含有易水解的酯键,使其在水中易于降解。于是此类材料在挤出之后一般使用风冷冷却,普通风机很难使其从高温黏流态很快冷却至玻璃态,造成挤出聚合物粘黏难分的问题。而以聚乙烯材料为代表的另一类聚合物材料在挤出后却需要通过水冷冷却,在对这两类材料的连续生产中,往往需要更换冷却设备才能对另一种材料挤出生产,这就消耗了时间成本,造成生产资源浪费。
现有冷却设备难以实现对冷却速度的精确测量和控制,并进行实时调整。而聚合物的冷却速度直接影响了聚合物结构进而影响其产品最终的性能优劣,而聚合物在冷却过程中其结构是在不停调整的,不同结构所需冷却温度、冷却速率不同。丙烯等结晶性材料在挤出后需要较为缓慢的冷却速度来提高结晶度,从而提高其刚度和硬度。而聚氯乙烯等非结晶性材料则需要快速冷却来降低结晶度,以提高其透明度和延展性。所以要使聚合物产品具有所需要的性能,就得对聚合物温度有较为精确的监控,并能够相应调整合适的冷却速率。
可见,现有市场上的冷却设备很难同时满足不同聚合物材料对不同冷却方式的需求,更难以实现根据需要对其冷却速度的控制。同时现有水冷和风冷设备由于采用整个冷却过程中全覆盖无差异方式进行冷却,使得冷却效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因此设计一种可通过实时检测挤出塑料的温度,能实时控制冷却速率和冷却方式来对不同塑料产品进行冷却,并通过不同区域差异化冷却的方式来实现节能的螺杆挤出机测控冷却设备,将有望有效解决目前塑料生产行业聚合物冷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聚合物挤出过程中冷却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冷却方式,能够精确检测塑料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并调节冷却速率的螺杆挤出机测控冷却设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螺杆挤出机测控冷却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冷却设备包括水冷、风冷,以及水冷和风冷混合的三种冷却方式,所述冷却设备由检测装置、冷却装置、控制器、可控显示装置和槽体结构组成,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淋水装置、送风装置和制冷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可控显示装置电连接,所述槽体结构下部设有水箱。
本发明提供的螺杆挤出机测控冷却设备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淋水装置包括进水阀、流水通道和可闭合挡板,所述可闭合挡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进风管和叶片,所述送风装置与所述制冷装置电连接,所述制冷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槽体结构内设有滤板和送料导轮,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送料导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3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