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数字化温控烫伤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3082.7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6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曹阳;徐海燕;安然;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数字化 温控 烫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命科学实验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数字化温控烫伤仪。
背景技术
目前,制备动物皮肤烫伤模型缺乏标准化烫伤实验仪器或设备,已报道的烫伤实验仪器和方法有:(1)利用医用纱布作为热载体建立烫伤动物模型;(2)高压蒸汽烫伤仪;(3)自制烙铁作为热载体建立烫伤动物模型;(4)自制台式温控烫伤仪等,这些烫伤实验仪器和方法存在实验结果标准不一、可重复性差、温度控制不精确、设备体积大、携带及操作不方便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数字化温控烫伤仪,特别适用于制备标准化实验动物皮肤烫伤模型,有助于提高实验性皮肤烫伤机理及防治措施的研究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数字化温控烫伤仪,采用小巧的类似于手枪样式结构,烫伤仪主体由功能部和手持部组成,功能部的后端与手持部连接。所述功能部的前端安装快拆不锈钢烫伤头,快拆不锈钢烫伤头的连接体上安装NTC热敏电阻型温度传感器5,使其紧密接触烫伤头。在连接体的后端紧密连接绕有硅橡胶电加热器的不锈钢传热轴,在传热轴的后方安装散热风扇。在功能部顶部安装仪器舱,舱内安装智能微电脑温度控制器、电子数码计时器和报警蜂鸣器。在手持部和功能部结合处的安装电源开关,电源线从手持部的底端引出,连接220v电源插座。硅橡胶电加热器、散热风扇、电子数码计时器及报警蜂鸣器分别用电线与智能微电脑温度控制器连接。
所述智能微电脑温度控制器的器件型号TR-WK-08。
所述功能部正对传热轴后端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硅橡胶电加热器、NTC热敏电阻型温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的接线与智能微电脑温度控制器基板连接。当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超出预设上限值时,停止加热并启动散热风扇散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低于预设下限值时,开启硅橡胶电加热器加热。控温精度0.1℃。
所述电子数码计时器和蜂鸣器的连线与智能微电脑温度控制器基板连接,采用倒计时方式控制烫伤时间,当预设烫伤时间归零时,硅橡胶电加热器停止工作,同时蜂鸣器报警,即终止烫伤实验。控时精度1秒。
所述可更换不锈钢烫伤头5为圆柱形,高度5mm,直径规格分别为6mm,8mm,10mm,20mm,30mm,40mm,安装在传热轴的前端。
所述手持部和功能部呈垂直或者基本垂直方式连接,整体呈手枪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控温精度高(温控范围0~150℃,误差0.1℃)、计时准确(0~9999秒)、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烫伤头可更换、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携带方便,适用于制备小鼠、大鼠、家兔、小型猪等多种实验动物皮肤烫伤模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工作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可更换烫伤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整体效果图。
图6是本发明Ⅰ度皮肤烫伤组织学图(正常对照,烫伤低倍及高倍图)。
图7是本发明浅Ⅱ度皮肤烫伤组织学图(正常对照,烫伤低倍及高倍图)。
图8是本发明深Ⅱ度皮肤烫伤组织学图(正常对照,烫伤低倍及高倍图)。
图9是本发明Ⅲ度皮肤烫伤组织学图(正常对照,烫伤低倍及高倍图)。
图10是本发明Ⅳ度皮肤烫伤组织学图(正常对照,烫伤低倍及高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数字化温控烫伤仪,采用小巧的类似于手枪样式的结构,烫伤仪主体1由手持部和功能部组成,功能部的尾端与手持部连接,手持部和功能部呈垂直或者基本垂直方式连接,整体呈手枪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3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