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噪声声场稀疏化测量方法、系统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2964.1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1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红;刘碧龙;仪垂杰;王万凯;赵玉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声 声场 稀疏 测量方法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声场测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噪声声场稀疏化测量方法、 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噪声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产生极坏的影响。噪 声源周围环境噪声的定量测量是进行噪声治理和控制的前提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噪声测量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多数学者以声压测量为 基础对噪声进行测量及数据分析。声压测量法因其原理明确、操作简易被广泛应 用于设备噪声测量,但因其测量精度强烈地依赖于声源特征、测点位置和环境背 景声,声压测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善提高。要想以声压测量法对环境噪声进行有 效测量而且不失精度,至少必须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声场特征
明确声场特征是进行声场测量的前提,如何有效获取是测量的关键;
(2)测点位置
测点位置是进行声压测量的核心问题,测点位置的有效性是实现声数据合理 的根本;
(3)背景声
背景声会对测量过程造成干扰使测量数据失去真实意义。如何有效剔除环境 背景声影响是声压法测量精度的保证。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如何进一步提高基于声压测量法对环境噪声测量精 度的问题,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开展一种以声压为基础的噪声声场稀 疏化测量方法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能够扩展声压测量方法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声压测量法对环境噪声测 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噪声声场稀疏化测量方法、系统及装置,具 体的为一种以声压测量法为基础的噪声声场稀疏化测量方法,对不同区域进行稀 疏化测点布置测量环境噪声,有效避开背景噪声影响,准确测量室外环境噪声; 且能够针对不同区域,准确测量噪声声场以及有效获取噪声信息。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噪声声场稀疏化测量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噪声声场稀疏化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环境噪声信息,确定待测量区域,将其网格化并对网格均匀分区,建立 基础测点矩阵;
根据声源类型设置结构与性能约束条件,对基础测点矩阵进行稀疏化处理, 得到稀疏测量矩阵,确定测量点位置,生成稀疏测点布置图;
根据稀疏测点布置图在测量点位置设置声音测量装置,进行噪声声场测量。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环境噪声信息包括噪声声压级别、噪声声场频 率分布范围、噪声声源辐射范围和传播特征。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在该方法中,根据获取的环境噪声信息,将噪声辐 射主区域作为待测量区域,确定测量点数量和总网格数量,在待测量区域设置虚 拟网格,将待测量区域网格化,形成等间距分布的网格点。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在该方法中,根据网格距离划分原则,均匀划分网 格,同时采用等面积分区的方式对网格进行均匀分区,分区后每个区的网格点数 相同,得到基础网格,所述分区的数量根据网格区域及网格点数确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在该方法中,在基础网格上建立二维坐标系,将网 格点坐标化,建立基础测点矩阵。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结构与性能约束条件包括测点分布均匀性和测 点有效性;
在该方法中,所述测点分布均匀性采用每个区内布置相同数量测点,并定量 化评价测点分布均匀性;
所述测点有效性采用声压和/或信噪比参数对测点位置进行定量优化。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噪声声场稀疏化测量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噪声声场稀疏化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
噪声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初步采集环境噪声信息,并传输至声场稀疏化测量 装置;
声场稀疏化测量装置,用于获取噪声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噪声信息,确 定待测量区域,将其网格化并对网格均匀分区,建立基础测点矩阵;根据声源类 型设置结构与性能约束条件,对基础测点矩阵进行稀疏化处理,得到稀疏测量矩 阵,确定测量点位置,生成稀疏测点布置图;
声音测量装置,根据稀疏测点布置图设置于测量点位置,进行噪声声场测量。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噪声数据采集装置采用传声器、位移传感器和 /或噪声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声音测量装置采用麦克风。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一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2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