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伸缩支撑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2622.X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4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茂锋;王孟霓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晋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6 | 分类号: | E04G25/06;E04G1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22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伸缩支撑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木模板在建筑模板工程使用中随处可见,木模板是由面板和支撑系统组成,面板是使混凝土成形的部分,支撑系统是稳固面板位置和承受上部荷载的结构部分。
在两梁之间的楼面支撑一般使用多根木方钉在木板上完成支撑,全程费时费力,且因不同建筑楼面间距不一致,无法使同一楼面支撑循环使用,增加施工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简单、操作简易的可伸缩支撑码装置。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伸缩支撑码装置,包括:旋转调节件、底座、槽铁、支撑杆以及支撑件;旋转调节件包括:旋转主体;旋转主体中部开设有一旋转孔;旋转孔贯穿旋转主体;旋转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旋转主体卡设于底座的顶端;底座的底端卡设于槽铁上;槽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支撑杆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支撑杆的一端依次穿设旋转主体、底座以及固定孔,其另一端连接支撑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旋转孔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旋转孔、第二旋转孔以及第三旋转孔;第一旋转孔、第二旋转孔以及第三旋转孔的孔径依次增大;第一旋转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旋转主体通过第二旋转孔以及第三旋转孔抵接于底座的顶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旋转调节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旋转把手;至少一个旋转把手固定于旋转主体的外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底座包括:圆通管、底座底板以及两个底座侧板;两个底座侧板分别垂直连接于底座底板的两端;底座底板的底面与两个底座侧板的内侧面形成一底座固定凹槽;底座固定凹槽卡设于槽铁;圆通管依次穿设于底座底板和固定孔;圆通管依次穿设于底座底板和固定孔;支撑杆穿设圆通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底座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固板;第一加固板分别连接圆通管和底座底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支撑件包括:支撑底板及分别与支撑底板两端垂直连接的两个支撑侧板;支撑底板的顶面与两个支撑侧板的内侧面形成一支撑固定槽;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支撑底板的底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支撑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加固板;第二加固板分别连接支撑底板与支撑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支撑侧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加固螺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支撑件为圆台结构。
本发明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可伸缩支撑码装置通过旋转旋转调节件可使支撑杆的高度进行伸缩,使其适应不同的楼层高度,并且通过支撑件和底座进行定位,取代传统的多根木方钉在木板上完成支撑的方式,可循环使用,环保节能,完成支撑过程短,提高建设速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一可伸缩支撑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实施例一可伸缩支撑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实施例一槽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旋转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可伸缩支撑码装置的使用参考图;
图6为实施例二可伸缩支撑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可伸缩支撑码装置的使用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1、旋转调节件;2、底座;3、槽铁;4、支撑杆;5、支撑件;11、旋转主体;111、旋转孔;1111、第一旋转孔;11111、内螺纹;1112第二旋转孔;1113、第三旋转孔;31、固定孔;41、外螺纹;112、卡接环形槽;12、旋转把手;21、圆通管;22、底座底板;23、底座侧板;24、底座固定凹槽;25、第一加固板;51、支撑底板;52、支撑侧板;53、支撑固定槽;54、第二加固板;521、加固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晋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晋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26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修补墙体的混凝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六边形装配式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