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冲击防堵下水道盖高分子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1824.2 | 申请日: | 201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0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森 |
主分类号: | C08L71/00 | 分类号: | C08L71/00;C08L81/06;C08L59/00;C08L23/12;C08L77/06;C08L77/02;C08L69/00;C08K13/04;C08K7/06;C08K5/544;C08K3/26;C08K5/17;C08K3/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房云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下水道 高分子材料 | ||
本案是一种耐冲击防堵下水道盖,申请号2016104217647,申请日:20160615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品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耐冲击防堵下水道盖。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建设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关注,市政建设中的一些人性化的小细节,也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目前,很多的道路两旁还设有用于雨水、 污水排放的下水道, 这些下水道上盖有金属制品的下水道盖,下雨时雨水可以通过栅栏通孔进入下水道中,用于道路排水,但目前我国的下水道盖,通常都是由金属材料制备,材料的耐腐蚀性较差,特别是长年在雨水的冲击下,表面极其容易产生生锈,现在的栅栏主要是沿着平行排布,而雨水在下水道口,主要是通过漩涡的形式,现有的栅栏的结构对雨水的阻力较大,不利用雨水的排放,极其容易产生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耐冲击防堵下水道盖,通过对现有的结构和材料进行改性,制成的下水道盖具有较优异的耐腐蚀性、耐冲击性、同时具有较好的防堵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冲击防堵下水道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盖体中间的栅栏和栅栏上面设有的摩擦块,盖体、栅栏和摩擦块为一体化成型,所述的栅栏为波浪形结构,相隔两个栅栏之间的距离为20mm-40mm,所述的盖体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的摩擦块的俯视横截面为标准跑道形结构,所述的摩擦块的长度为10mm-40mm,所述的栅栏上沿着曲线的方向设有平行的凹纹或者凸纹,相邻凹纹或者凸纹之间的距离为5mm-20mm。
作为改进,所述的摩擦块沿着栅栏弯曲的方向排列,摩擦块的两端为斜坡行结构,同一栅栏上相邻两个摩擦块的距离为20mm-100mm。
由于采用了以上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下水道盖的栅栏采用波浪曲线性设计,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阻止物品的掉入,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栅栏根据排水漩涡的形状设计出了符合流体力学的波浪曲线性,在排水的时候能够顺着水流的方向,极大的增快了排水的速度。
作为改进,所述的盖体、栅栏、摩擦块均为高分子材料制备,所述的盖体和/或栅栏上面覆盖有发光层,所述的发光层由光致发光材料制备。
作为改进,所述的高分材料包括树脂基体100份、无机纳米粒子1-10份、石墨纤维1-10份、硼纤维1-10份、偶联剂0.5-5份、抗氧剂0.5-2份、紫外线吸收剂0.5-2份、固化剂0.5-2份。
作为改进,所述的树脂基体为聚丙烯、尼龙66、尼龙6、聚碳酸酯、聚甲醛、聚砜、聚酰亚胺、氯化聚醚的一种或几种的共混物。
作为改进,所述的无机纳米粒子选自硅藻土、重晶石粉、铁矿粉、石英砂粉、石灰石粉、滑石粉、石墨粉、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碳酸钙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改进,所述的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或者钛酸酯偶联剂,所述的硅烷偶联剂包括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所述的钛酸酯偶联剂包括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
作为改进,所述的抗氧剂选自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二苯胺、对苯二胺、和二氢喹啉。
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耐冲击防堵下水道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如下:
步骤1:将无机纳米粒子加入到偶联反应罐中,打开搅拌装置,搅拌使无机纳米粒子旋转,将硅烷偶联剂乙醚按照1:0.5配置成溶液后,直接喷洒在无机纳米粒子中,控制搅拌装置的旋转速度为4000转/分钟-6000转/分钟,使得混合物的温度达到120摄氏度,反应10-20分钟后,在100-150℃下烘干10-30分钟制得偶联改性过的无机纳米粒子;
步骤2:将树脂基体份、步骤1改性过的无机纳米粒子份、石墨纤维份、硼纤维份、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混合基础造粒;
步骤3:将步骤2后的混合颗粒加入到成型模具中,加入固化剂,固化成型;
步骤4:后处理。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森,未经朱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1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