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体温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0083.6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5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林林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臂带 触控监测 带层 智能体温计 上臂 传感器探头 松紧布 传感器 探头 下臂 佩戴 传感器安装 监测传感器 可靠接触 收缩功能 腋窝皮肤 腋窝位置 医用胶布 依次连接 安装孔 可固定 灵敏度 魔术贴 缠绕 紧贴 松动 皮肤 | ||
本发明涉及智能体温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智能体温计,佩戴在上臂上,包括臂带,臂带中部一侧有突出部分,突出部分处安装有触控监测PCB面板,触控监测PCB面板上安装有传感器;臂带两尾部均依次连接有一截松紧布、魔术贴布;臂带包括上臂带层和下臂带层,触控监测PCB面板安装在上臂带层和下臂带层之间;所述触控监测PCB面板上开有传感器探头安装孔。本发明的优点是,在臂带尾部增加具有收缩功能的松紧布,传感器安装在触控监测PCB面板上,佩戴时臂带的缠绕力能使传感器探头可靠接触腋窝皮肤,防止臂带脱落,松动;在传感器上使用一小块医用胶布,可固定探头在腋窝位置,调节触控监测灵敏度,监测传感器探头是否紧贴皮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体温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智能体温计。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硬件的兴起,国内外出现了一些可连续监测体温的智能体温计,这些智能体温计可以通过低功耗蓝牙,将测得的体温实时上传到手机,从而实现体温的连续检测,从而可以实时监测儿童等的体温信息。目前,临床测体温能接受的测温点有三个:口腔、直肠、腋窝,其中腋窝是易于实现连续测量的温度采集点,智能体温计佩戴于上臂是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目前上臂佩戴式体温计存在一些缺陷:臂带结构上没有防臂带脱落,松动的设计,普遍在使用上要求婴幼儿上臂加紧带有传感器的臂带,使其传感器金属探头紧贴腋下皮肤,对于持续监测发烧婴幼儿体温来讲,这是一个不合理的要求与设计;无法自动检测臂带是否带上、脱落、松动,由于婴幼儿的天性好动和好奇特点,体温计可能脱落,可能被摘下;在设计上无法监测传感器探头有没有移位,有没有对准腋窝,有没有紧贴腋窝皮肤,从而将影响体温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体温计,防止臂带脱落松动,可自动检测出臂带是否脱落、传感器探头是否移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体温计,佩戴在上臂上,包括臂带,所述臂带中部一侧有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处安装有触控监测PCB面板;
其中,所述触控监测PCB面板上开有传感器探头安装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臂带尾部增加具有收缩功能的松紧布,传感器安装在触控监测PCB面板上,佩戴时臂带的缠绕力能使传感器探头可靠接触腋窝皮肤,防止臂带脱落,松动。
在传感器上使用一小块医用胶布,可固定探头在腋窝位置,调节触控监测灵敏度,监测传感器探头是否紧贴皮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体温计,佩戴在上臂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臂带1,所述臂带1中部一侧有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处安装有触控监测PCB面板2,所述触控监测PCB面板2上安装有传感器;所述臂带1两尾部均依次连接有一截具有收缩功能的松紧布4、魔术贴布5。
所述臂带1包括上臂带层12和下臂带层11,所述触控监测PCB面板2安装在上臂带层12和下臂带层11之间。
所述触控监测PCB面板2上开有传感器探头安装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林林,未经周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0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