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温式化工反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6844.0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8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蔡素真;丁奇峰;蒋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兴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8 | 分类号: | B01J19/28;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66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块 反应环 散热板 化工反应设备 导热板 导热 导热模块 热量传递 散热模块 转动模块 调温式 逆时针转动 顺时针转动 温度传感器 化工反应 散热风扇 外界空气 吸收反应 传热 块接触 内环形 外环形 盖板 散热 减小 进液 底座 | ||
本发明属于化工反应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调温式化工反应设备,包括反应环、外环形罩、内环形罩、盖板、底座、导热模块、散热模块、转动模块、进液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导热模块包括导热板和导热块,反应环顺时针转动时,反应液对导热板产生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使导热板和导热块接触传热,同时散热板和散热块分离;散热模块包括散热板和散热块,反应环逆时针转动时,散热板与散热块接触,散热板吸收反应液的热量,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块,散热块的将热量传递到外界空气,散热风扇加速散热块的散热速度转动模块。本发明能够按照反应进行的顺序和反应液的种类使不同反应液分开流入反应环,减小反应剧烈程度,提高了化工反应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反应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调温式化工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化工蒸馏釜、反应罐大部份采用锅炉蒸汽加热,反应釜均有夹套构造,釜体是从通过夹套内的蒸汽进行热交换而得到热量,当加热温度需要200℃以上时,供给夹套内的蒸汽的供汽汽压就需要15个大气压以上。通常化工厂必需要有中、高压锅炉的设施,使得总投资大幅度增加。目前国内中、小型化工厂因此无条件装各反应温度较高的化工设备,亦无法生产反应温度较高的化工产品。且采用供蒸汽加热的化工设备均存在调温缓慢的困难。化工厂有时为单独设置高温反应釜、罐,采用工频感应电加热装置,使设备的造价和投资很大。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可调温化工设备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220181726.6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化工设备用可调温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电热器、绝缘层、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反应釜本体为夹套式结构,夹套式结构内部安装有电热器,电热器外部设有绝缘层;反应釜本体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相连接,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其输出端与电热器相连接。这种技术方案虽然实现了加热反应的温度调节,但是没有办法处理需要降温的化工反应;在化工反应的原料需要不同时间加入时,也不能进行有效处理。
鉴于此,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调温式化工反应设备,能够对化工反应进行加热或降温处理,同时也能保证反应液有序性和分离性的进行反应,其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调温式化工反应设备,本发明所述导热模块可以通过反应环的顺时针转动来实现对反应液的加热;本发明所述散热模块可以通过反应环的逆时针转动来实现散热块和散热板的接触,散热块暴露在外界空气中的部分有散热风扇进行冷却处理,实现对反应液的降温。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调温式化工反应设备,本发明所述散热块和散热板的接触面设置成波浪形曲面,增大了散热块和散热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利于反应液的散热。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调温式化工反应设备,本发明所述转动模块中摩擦轮通过电动机驱动来带动反应环转动,承重轮用于支撑反应环,用于实现对反应液的搅拌,加速化工反应的进程。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调温式化工反应设备,本发明所述进液模块通过连接轴将配液器和反应环相连接,供液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反应环和配液器,配液器的配液轴设在L形支架上,配液轴可以相对于配液环转动,用于实现配液环和反应环同步转动的目的,使反应液可以分开有序的进入反应环;进液模块还可以控制反应液流入反应环的进程,减小反应的剧烈程度,提高反应的成品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调温式化工反应设备,本发明主要用于处理需要加热或者降温的化工反应,同时可以实现对不同反应液单独有次序的进行反应适用范围广,为化工生产和化工实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兴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兴压力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6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