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钛酸钡近红外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6714.7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3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郑敏;王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69 | 分类号: | C09K11/69;H01L51/50;C09K5/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酸钡 红外 发光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钒钛酸钡近红外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的化学结构式为Ba3-3xYb3xTi3V4O19,其中,x为Yb3+掺杂的摩尔比,0.0001≤x≤0.35;在近紫外光激发下,所述材料发射950~1150纳米的近红外光。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钒钛酸钡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温固相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化学式Ba3-3xYb3xTi3V4O19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其中0.0001≤x≤0.35,分别称取含有钡离子Ba2+的化合物、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含有钛离子Ti4+的化合物、含有钒离子V5+的化合物,研磨并混合均匀;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下预煅烧1~2次,煅烧温度为350~1000℃,煅烧时间为1~1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1000~1250℃,煅烧时间为3~1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具有近红外光发射性能的钒钛酸钡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钒钛酸钡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钡离子Ba2+的化合物包括氧化钡BaO、碳酸钡BaCO3,硝酸钡Ba(NO3)2中的一种;所述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包括氧化镱Yb2O3、硝酸镱Yb(NO3)3·5H2O中的一种;所述含有钛离子Ti4+的化合物包括二氧化钛TiO2;所述含有钒离子V5+的化合物包括五氧化二钒V2O5、偏钒酸铵NH4VO3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钒钛酸钡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预煅烧温度为350~650℃,煅烧时间为3~6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钒钛酸钡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煅烧温度为1150~1200℃,煅烧时间为5~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67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