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6710.9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0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恩灿;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海龙高新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氨氮降解菌 反硝化细菌 水体污染物 微生物菌种 光合细菌 曝气装置 生化反应 水体治理 硝化细菌 悬浮填料 运行成本 解磷菌 生物膜 微生态 微生物 水面 水质 投放 恢复 治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臭水体治理的方法,在水面投放微生物菌种和悬浮填料,河内设置曝气装置。运用微生物自噬作用,并通过不断生化反应在填料上形成一层生物膜,充分与水体接触,进而降低水体污染物,逐步恢复水质;其中所述光合细菌不少于1×109个/ml,硝化细菌不少于3×109个/ml,反硝化细菌不少于2×109个/ml,氨氮降解菌不少于3×109个/ml,解磷菌不少于5×109个/ml。本发明实施方法简便,成本低、无占地、无运行成本,而且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微生态,处理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菌剂治理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被排入水体,大量的废弃物已远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当水体遭受严重有机污染时,有机物的好氧分解使水体中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造成水体缺氧,致使有机物降解不完全、速度减缓,厌氧生物降解过程生成硫化氢、氨气、硫醇等发臭物质,同时形成硫化亚铁、硫化锰等黑色物质,使水体变“黑”。
水体黑臭的根本原因是污染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目前针对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主要是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技术修复。其中物理修复工程量大、占地面积大、投入成本高,化学修复采用药剂进行处理,成本不仅高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来看,利用微生物进行修复是最为节能环保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易操作、投入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治理黑臭水体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菌种的作用,吸收转化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物,从而达到黑臭河水净化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需要在黑臭水体中添加复配的微生物菌种,该工艺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总磷、COD,臭气和色度,从而改善黑臭水体的水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将微生物混合菌液与人工填料按照一定量投放在待治理的黑臭水体中;并在水体中增加曝气装置以增加水体含氧量,提高微生物活性;微生物混合菌液包括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氨氮降解菌、解磷菌。
所述的光合细菌不少于1×109个/ml,硝化细菌不少于3×109个/ml,反硝化细菌不少于2×109个/ml,氨氮降解菌不少于3×109个/ml,解磷菌不少于5×109个/ml。
所述的黑臭水体治理,每亩水体投放菌液10-15公斤。
本发明中的人工填料的组成物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采用聚丙烯球、生化棉等。从有效吸附复合菌液和治理黑臭水体的效果来讲,优选的,本发明选用高分子材料聚丙烯制成的悬浮填料。悬浮填料直径为5cm,比表面积为280㎡/m³,堆积密度为900个/m³,悬浮填料具有不需要支撑、易挂膜的特点,操作起来特别简便。
在河道设置曝气装置,曝气可以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使微生物的繁殖速率和处理效率增加。通过载有生物菌种、人工填料,改变水体的厌氧状态和以厌氧微生物为优势种群的现状,提高微生物的活性,改善水体发黑、难闻的气味。本发明实施方法简便,易操作和管理,投入成本低,是一种比较经济且有效益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浙江桐庐某景观水体治理水面规模为10亩,水深1.2~1.5m,底泥厚度30~50cm。在离池底1米处安置曝气装置,每亩投放微生物菌剂10公斤,将泡沫围栏放置在水面,围成2m*2m的方块区域,区域内放置聚丙烯悬浮填料。每日曝气10小时,1个月水体颜色从黑褐色变成灰白色,3个月水体透明度趋于稳定,臭味消失,水体中的DO含量从治理前的0.5mg/L提高到2.5mg/L,水体微生物形成一个微环境,水体自我净化功能逐渐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海龙高新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中海龙高新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6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湖泊的湖床
- 下一篇:利用兼性异养微生物治理河流污染的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