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36689.2 申请日: 2017-10-10
公开(公告)号: CN107693680A 公开(公告)日: 2018-02-16
发明(设计)人: 李庆海;焦丽华;宋亚茹;王雪臣;丁丹;范立华;张志国;魏鹏路;李赛赛;刘振宇;焦梦钰;陈胜燕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分类号: A61K36/8968;A61P9/06;A61K35/32
代理公司: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3 代理人: 严艳丽
地址: 450046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缓慢 心律失常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中药。

背景技术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科常见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眩晕”、“厥证”“迟脉”等病证范畴。心律失常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多数认为是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心肌退行性变、窦房结胶原支架异常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心律失常越来越多被证实与基因缺陷有关,以心脏离子通道基因异常较为多见,非离子通道基因异常为少数,缓慢型心律失常也是如此。现代医学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起搏器植入治疗。常用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兴奋剂、M受体拮抗剂、非特异性兴奋传导促进剂,代表药物如沙丁胺醇、阿托品、硝苯吡啶等,这些药物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心率或改善传导,但其作用不能持久,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逐渐趋于常规化,其存在一定手术风险、起搏器并发症和费用较高的弊端。中医学对心律失常类病证的认识由来已久,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候,并多伴有头晕耳鸣,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口唇紫暗等阳虚血瘀的特征,历代医家普遍认缓慢型心律失常属本虚标实之证,以心肾阳虚为本,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周身血脉,血液运行无力,导致瘀血阻滞心脉,治疗重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由于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常有用中医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研究,但的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疗效差,见效慢,周期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可有效解决中医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差,见效慢,周期长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红参8-10g、制附子5-7g、麻黄10-14g、桂枝10-14g、川芎10-14g、红花10-14g、细辛2-4g、麦冬16-20g、仙灵脾27-33g、仙茅27-33g和鹿角霜13-17g为原料药物组成。

本发明配伍合理,协同作用,温清共用、气血同调,共凑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安神定悸之功,明显改善了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心率、改善冠脉微循环,增加心肌供血供氧,提高心肌细胞代谢能力,从而改善心脏激动及心脏传导的功能,从根本上达到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目的,使用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是由红参9g、制附子6g、麻黄12g、桂枝12g、川芎12g、红花12g、细辛3g、麦冬18g、仙灵脾30g、仙茅30g和鹿角霜15g为原料药物组成,按常规方法制成浓缩水丸。

实施例2

本发明是由红参8g、制附子5g、麻黄10g、桂枝10g、川芎10g、红花10g、细辛2g、麦冬16g、仙灵脾27g、仙茅27g和鹿角霜13g为原料药物组成,按常规方法制成浓缩水丸。

实施例3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红参10g、制附子7g、麻黄14g、桂枝14g、川芎14g、红花14g、细辛4g、麦冬20g、仙灵脾33g、仙茅33g和鹿角霜17g为原料药物组成,按常规方法制成浓缩水丸。

实施例4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红参9g、制附子6g、麻黄13g、桂枝11g、川芎12g、红花13g、细辛3g、麦冬17g、仙灵脾29g、仙茅31g和鹿角霜16g为原料药物组成,按常规方法制成浓缩水丸。

本发明诸药相伍,能明显提高患者心率及改善心脏传导的功能,显著改善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可有效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疗效肯定,并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有关试验资料如下:

1一般资料

纳入2012年1月份至2016年1月份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与病房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

2观察方法

2.1诊断标准

2.1.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定》和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医病症诊疗标准》的有关规定而拟定;

2.1.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心脏病学》、《动态心电图学》和《临床心律失常学》关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拟定。

2.1.3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主症:心悸,胸闷;

次症:气短乏力,胸部刺痛,头晕耳鸣,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口唇紫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6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