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座、电子产品、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5576.0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9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民;倪攀;张忆非;任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62;H01R13/66;H01R13/7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电子产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座、电子产品、充电系统,充电座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充电端子、第一磁性元件、第一检测元件和第一控制电路,第一磁性元件用于吸合靠近第一磁性元件的充电头向着第一充电端子的方向移动,第一控制电路在第一检测元件检测到第一充电端子与充电头电连接时,控制第一充电端子通电。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座,充电座使用时无需人工介入,自动吸合充电头并且根据充电头与充电座的连接情况控制第一充电端子的通电,这样能实现对充电头所属的电子产品的自动充电,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的充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座、电子产品、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引出一条电线为之供电,电线暴露在外,严重影响整体家居布局的美观性,为增强美观性可选择电池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但电池电量耗尽后仍需要充电。
因此,如何自动地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减少人工干预,同时使充电线不露出墙体表面以使整体家居布局更加美观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自动充电功能的充电座、电子产品以及电子产品的充电系统以及充电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座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充电端子、第一磁性元件、第一检测元件和第一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用于吸合靠近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充电头向着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检测到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与所述充电头电连接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端子通电。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座,利用第一磁性元件在需要对充电头充电时吸合充电头,并且第一检测元件对第一充电端子与充电头是否良好接触进行检测,以在第一充电端子与充电头电连接时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充电端子通电,以使得外部电源经充电座、充电头为充电头所属的电子产品充电。上述充电座使用时无需人工介入,自动吸合充电头并且根据充电头与充电座的连接情况控制第一充电端子的通电,这样能实现对充电头所属的电子产品的自动充电,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充电端子可滑动地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检测元件具体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所述第一充电端子在不同位置处施加的压力确定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与所述充电头是否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通信元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未检测到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与所述充电头电连接时,向所述充电头所属的电子产品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使得所述电子产品控制所述充电头重新尝试与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检测元件和第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充电头是否插入所述插接配合部,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元件检测到所述充电头的插入时,触发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生磁。
可选地,充电座还包括:第二通信元件,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充电头未插入所述插接配合部时,向所述充电头所属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充电头重新尝试插入所述插接配合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支撑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的弹性件,当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与所述充电头电连接时,所述第一充电端子压缩所述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端子包括电极部和支撑所述电极部的伸出杆,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的周围且与所述电极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5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