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及发光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5527.7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6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罗晓东;朱圣银;郭青杰;郭壮柱;郑会星;刘兴;田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5 | 分类号: | F21S41/25;F21W102/13;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王丽娜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光学面 焦点线 凸棱 发光组件 主体部 圆弧形凸面 方向垂直 光学部件 竖直延伸 逐渐降低 直线型 车灯 入射 竖直 照射 汇聚 扩散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光学部件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透镜及发光组件,其中,所述透镜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第一光学面上形成有直线型焦点线,所述第一光学面的高度从所述焦点线向两侧逐渐降低,所述第二光学面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凸棱,所述凸棱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焦点线,所述凸棱具有圆弧形凸面。本发明所述的透镜在焦点线水平延伸且凸棱竖直延伸的状态下,可以对在第一光学面入射的光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汇聚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扩散,满足了车辆的车灯的照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部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镜及发光组件。
背景技术
照明用车灯是车辆的重要部件,随着车辆智能化的发展,车灯也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自适应远光灯照明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车辆技术中。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灯形成的照射范围的特点是,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尺寸较大而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尺寸相对较小,相应地,这需要将车灯的光源射出的光束在水平方向上扩散,并且在竖直方向上汇聚。因此,需要设计具有特殊光学面的透镜,实现对车灯光源光束的特别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透镜,以实现对光源在水平方向上的扩散以及在竖直方向上的汇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透镜,其中,所述透镜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第一光学面上形成有直线型焦点线,所述第一光学面的高度从所述焦点线向两侧逐渐降低,所述第二光学面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凸棱,所述凸棱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焦点线,所述凸棱具有圆弧形凸面。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凸棱之间通过圆弧形凹面平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凸棱的圆弧形凸面的半径相同,所述凸棱等间距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焦点线两侧分别形成两个子光学面,所述子光学面包括多个凸出的圆弧面,每个所述圆弧面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焦点线。
进一步的,在每个所述子光学面中,在从所述焦点线朝向两侧的方向上,所述圆弧面的半径依次增加,多个所述圆弧面依次平滑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子光学面关于所述焦点线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包括位于所述焦点线两端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面平滑连接于两个所述子光学面。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还包括围绕所述主体部的边缘设置的固定翻边,所述固定翻边上形成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由硅胶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透镜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光组件,以实现对光源在水平方向上的扩散以及在竖直方向上的汇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光组件,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部、一次透镜以及二次透镜,所述光源部产生的光依次通过所述一次透镜和所述二次透镜,其中,所述一次透镜为以上方案所述的透镜。
所述发光组件与上述车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5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