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快速换料的养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4713.9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4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花;莫文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致侨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12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养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换料的养蚕装置,其包括:支架,其包括一对第一立柱、一对第二立柱、一对第三立柱、两个第一横梁以及三个第三横梁;两对横档,其自上而下的设置在一对第二立柱和一对第三立柱之间;多对连接档,其自上而下的设置在一对第一立柱和一对第二立柱之间;多个蚕匾,一对连接档对应一个蚕匾。本发明能够快速的、省时省力的、在避免与桑蚕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完成除沙、换料工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蚕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快速换料的养蚕装置。
背景技术
桑蚕(Bombyx mori Linnaeus)又称家蚕,简称蚕,是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一生经过卵、蚕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桑蚕以桑叶为主要食料,在蚕的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清除蚕沙、更换新鲜桑叶的工序,尤其对于大蚕清除蚕沙和更换桑叶的工序较频繁。现有的养蚕技术中,通常是将蚕一只只人工抓取放入更换有新鲜桑叶的蚕匾中,然后再清除蚕沙是一项很麻烦的、费时费力的工作,在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对桑蚕的伤害,甚至死亡。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桑蚕养殖必须向高效率方向发展,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快速的、避免直接接触桑蚕的清除蚕沙和更换桑叶的养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换料的养蚕装置,其可将铺设有新鲜桑叶的第二蚕匾水平倒置的活动连接在位于上部的一对横档上,将待换料的第二蚕匾中的筛网取下并与第二蚕匾连接,利用桑蚕的向上性,让桑蚕从待换料的第一蚕匾中自行移动至第二蚕匾中的新鲜桑叶上,然后推动第二蚕匾沿U形滑道滑动,从上部的一对横档移动至下部的一对横档上,实现第二蚕匾的翻转,能够快速的、省时省力的、在避免与桑蚕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完成除沙、换料工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换料的养蚕装置,其包括:
支架,其包括一对第一立柱、一对第二立柱、一对第三立柱、设置在一对所述第一立柱和一对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两个第一横梁以及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横梁;一对所述第一立柱、一对所述第二立柱和一对所述第三立柱从右至左的依次相互平行的排布,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的横截面为矩形,两个所述第一立柱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二立柱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任一所述第三立柱的与所述第二立柱相对的一侧面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侧的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三个所述第二横梁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一对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和一对所述第三立柱的顶端;
两对横档,其自上而下的设置在一对所述第二立柱和一对第三立柱之间,任一对所述横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任一所述横档与所述第一横梁平行,所述横档靠近所述第二立柱的一端与靠近所述第三立柱的一个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另一端容纳于所述第三滑槽中,所述横档的纵截面为矩形,位于下部的一个所述横档的上侧面上贯通有沿所述横档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位于上部的一个所述横档的下侧面上贯通有沿所述横档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靠近所述第三立柱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滑槽连通,位于同侧的第一开口、第三滑槽和第二开口形成U形的滑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致侨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南宁致侨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47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