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凉茶饮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3736.8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8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32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凉茶 饮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尤其涉及一种食凉茶饮料。
背景技术
食凉茶是蜡梅科蜡梅属植物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 S.Y.H及浙江蜡梅Ch.zhejiangensist.M.C.Liou 的叶加工制成,是畲乡民间常用的茶饮品,它主要具有解暑、健胃消食、消炎、抗病毒作用,并有降脂、健脑、减肥、醒酒的功效,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经测定食凉茶主要含有桉叶素,生物碱,黄酮类和鲨肌醇等成分,其中VB1、VB2、VC 含量丰富,并含有18 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高出任何一种茶饮品,同时还含有铁、锌、钙、镁、硒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现有食凉茶的加工都是野生的柳叶蜡梅的叶片和嫩芽为原料制成茶叶的形式进行销售。如《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21(5) :3-6. 公开了柳叶蜡梅药材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的初步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2(7) :60-61. 公开了畲药食凉茶质量标准的研究;《中国茶叶加工》2007,26(1) :39. 公开了山蜡梅茶加工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且均采用纯天然植物品种的原料制作,成本低,食用方便,具保健效果,制备方法简单可靠的食凉茶饮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食凉茶饮料,所述的食凉茶饮料中含有:130—170质量份的食凉茶, 130—170质量份的山银花、100—140质量份的山楂、80—120质量份的菊花、130—170质量份的红枣、80—120质量份的陈皮、80—120质量份的香薷以及80—120质量份的甘草,且按照如下制备方法制成:
a)将所述配方中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煎煮三次,合并每次煎煮后的料液,静置至少20小时;
b)静置后的料液进行过滤,然后在过滤后的料液中加入木糖醇800—1200g及山梨酸钾110—170g,加热溶解;
c)继续在料液中加水至50——90升,混匀;
d)冷藏至少18小时,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作为优选:所述的食凉茶饮料中含有:150质量份的食凉茶, 150质量份的山银花、120质量份的山楂、120质量份的菊花、150质量份的红枣、100质量份的陈皮、100质量份的香薷及100质量份的甘草;且按照如下制备方法制得:
所述的步骤a)中,取食凉茶饮料配方中的:140—160g的食凉茶, 140—160g的山银花、110—130g的山楂、90—110g的菊花、140—160g的红枣、90—110g的陈皮、90—110g的香薷以及90—110g的甘草;混合后分三次,每次加水至少30升煎煮,每次煎煮至少20分钟;
所述的步骤b)中,在过滤后的料液中加入木糖醇1000g及山梨酸钾140g,加热溶解;
所述的步骤c)中,继续在料液中加水至60——80升,混匀;
所述的步骤d)中,冷藏至少22小时,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本发明制备的食凉茶饮料符合中国现阶段的消费需求和国家的大健康政策,选用的组方全部是药食同源的中药品种,全部是纯天然植物品种,特别是加入木糖醇特别适宜糖尿病和三高人群糖的饮用;具有原料来源广,且均采用纯天然植物品种的原料制作,具有成本低,食用方便,具保健效果,制备方法简单可靠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凉茶饮料,所述的食凉茶饮料中含有:130—170质量份的食凉茶, 130—170质量份的山银花、100—140质量份的山楂、80—120质量份的菊花、130—170质量份的红枣、80—120质量份的陈皮、80—120质量份的香薷以及80—120质量份的甘草,且按照如下制备方法制成:
a)将所述配方中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煎煮三次,合并每次煎煮后的料液,静置至少20小时;
b)静置后的料液进行过滤,然后在过滤后的料液中加入木糖醇800—1200g及山梨酸钾110—170g,加热溶解;
c)继续在料液中加水至50——90升,混匀;
d)冷藏至少18小时,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3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