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用嗅觉训练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3359.8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3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怡辰;魏永祥;姚淋尹;孙智甫;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怡辰 |
主分类号: | A61M21/00 | 分类号: | A61M2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嗅觉 训练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用嗅觉训练仪。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嗅觉功能逐渐被人重视,嗅觉障碍患者的就诊人数也逐渐增多。研究显示嗅觉障碍的发病率为3.7~24%,并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提高。根据不同病因,嗅觉障碍的治疗方法不同。因阻塞因素导致的嗅觉障碍,通常先通过手术治疗方式解除阻塞,恢复嗅觉功能。对于嗅区无阻塞因素的嗅觉障碍,临床上经常通过药物治疗、针灸、嗅觉训练等方式来治疗。临床通过药物治疗嗅区无阻塞因素所导致的嗅觉障碍,其中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嗅觉功能的改善率为16.4-50%,但部分患者在停药后嗅觉障碍会再次出现,而长期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药物副作用的产生,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也有部分患者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临床研究显示嗅觉训练对治疗嗅觉障碍有良好的效果且对患者无副作用,嗅觉功能的改善率为30-79%,甚至部分研究显示嗅觉训练对嗅觉的改善率可达到100%。然而,目前在嗅觉训练过程中仅是采用简单的气味瓶和气味笔进行训练。
一、嗅觉训练气味瓶方法
德国Hummel教授使用气味瓶对患者进行嗅觉训练。气味瓶包括四个棕色玻璃瓶,分别标有玫瑰、柠檬、桉树及丁香4种溶液,各50ml。训练时分别取1ml溶液浸湿棉片,每种气味嗅10秒,每天早、晚各嗅一次。该嗅觉训练操作简便,但是对环境气味污染较大,也容易造成患者嗅适应。
二、嗅觉训练笔
在上述嗅觉训练气味瓶的基础上,德国Hummel教授改良上述嗅觉训练瓶,采用气味笔对患者进行嗅觉训练。气味笔是一种有气味的毡尖笔,摘去笔帽就会释放出气味。气味笔包括四支,分别带有玫瑰、柠檬、桉树及丁香4种气味。进行嗅觉训练时要求患者摘去笔帽,将笔尖置于鼻孔前2-3cm,每种气味嗅10-20s秒,每天早、晚各嗅一次。该嗅觉训练操作简单、易携带,对环境气味污染相对较小,但长期摘去笔帽可使气味笔的气味挥发,训练时的气味浓度降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的人用嗅觉训练装置存在如下缺陷:
(1)训练用气味暴露在环境中,一方面,长时间使用导致浓度降低,难以对患者的嗅觉产生足够的刺激;另一方面,环境中的其他气味对训练用气味产生干扰,影响训练效果;再一方面,对环境的气味污染较为明显,气味不易完全挥发造成气味混合和嗅适应;
(2)患者需要嗅每种气味时记住每种气味名称,部分患者会忘记或忽略此步骤,导致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3)在每一条气味刺激管路中,无法准确的控制给气时间,同时无法准确的控制给气气压,无法清除气味刺激管路中残余的气体,容易造成气味混杂,甚至变味,影响训练效果;
(4)缺乏给予空气的空白管路,不能交替给气,患者可能出现嗅适应,舒适度较差。
公开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人用嗅觉训练仪,以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公开人用嗅觉训练仪,包括:N条气体提供管路,用于分别独立地提供嗅觉训练气体,N≥2;封闭式面罩,连接至N条气体提供管路的前端,用于将其中一条气体提供管路产生的嗅觉训练气体作用于患者的嗅觉器官。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封闭式面罩为鼻面罩或口鼻面罩。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N条气体提供管路的前端分别独立地接入封闭式面罩。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语音提示器,用于通过语音的形式向患者提示当前作用于患者嗅觉器官的嗅觉训练气体的气味种类。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语音提示器为耳机或音箱。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提供管路包括:管路开关为定时开关或电控开关,该管路开关在开启状态下,连通所在的气体提供管路;并在关闭状态下,关闭所在的气体提供管路;流量计,用于控制所在的气味提供管路中的气体流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加温器,设置于N条气味提供管路前端的外围,用于对N条气味提供管路提供的嗅觉训练气体在作用于患者的嗅觉器官之前进行加热。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嗅觉训练仪还包括:气源,用于提供压力空气;气味提供管路还包括:压力气体进入管、气味容器和气体输出管,其中,压力气体进入管的后端连接至气源,其前端插入气味容器;气体输出管的后端连接至气味容器,其前端连接至封闭式面罩;其中,流量计设置于气体输出管,管路开关设置于压力气体进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怡辰,未经郭怡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3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创呼吸机面罩减压垫
- 下一篇:三向自控式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