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方虹膜后粘连显微分离剪刀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1324.0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0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竺向佳;何雯雯;卢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刀刀头 虹膜 粘连 显微 剪刀 弯折 连接杆 刀头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玻璃体视网膜 医疗器械领域 手术安全性 手柄 剪刀头部 剪刀主体 术后反应 显微剪刀 剪切 成钩状 垂直向 满意度 杆体 钩状 滑行 可用 贴合 向后 平行 出血 | ||
本发明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上方虹膜后粘连显微分离剪刀,本发明的显微剪刀其设计特点主要在于弯折成钩状的剪刀头部,该剪刀主体类似于玻璃体视网膜剪刀,包括手柄,连接杆及剪刀刀头,剪刀刀头为垂直向设计,即刀头运动方向与杆体长径平行,外侧剪刀刀头固定,内侧剪刀刀头可向前滑行与外侧刀头贴合剪切,前端向后弯折,形成钩状,弯折后剪刀刀头与后端连接杆角度为60°。本发明的显微分离剪刀可用于不同程度类型的上方虹膜后粘连分离,尤其适用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上方虹膜后粘连显微分离,方便、快捷,减少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反应,更好地提高手术安全性、疗效及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上方虹膜后粘连显微分离剪刀,具体涉及一种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上方虹膜后粘连显微分离剪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后,玻璃体切割合并白内障摘除术后的无晶体眼患者在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时常常遇到虹膜后粘连情况,即虹膜与睫状沟残余的晶状体囊膜由于第一次手术后的炎症产生粘连,导致瞳孔小,影响手术操作,其中尤以上方虹膜后粘连的分离为困难;而且由于虹膜与残余晶状体囊膜粘连,会显著影响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导致术后人工晶状体移位、夹持。临床实践中,手术医生在术中常采用先分离虹膜后粘连,扩大人工晶状体植入空间,再进行后续手术操作,其具体手术步骤包括:
1)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或0.2%利多卡因球后神经阻滞麻醉,消毒铺巾;
2)制作主切口(利用宝石刀于角膜或角巩膜缘人工制作2.2-2.6mm透明角膜或角巩膜隧道切口等);
3)通过主切口在前房注入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
4)分离虹膜后粘连(1ml注射器针头或囊膜剪);
5)再次注入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
6) 植入人工晶状体;
7)吸除残留粘弹剂,水密或10-0尼龙线缝合主切口。
业内知晓,对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而言,分离虹膜后粘连是常规重要步骤之一,如果不能完整的分离,将没有足够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空间,可能造成人工晶状体移位、夹持等并发症。但目前对于虹膜后粘连的分离并没有专门的器械,常用的器械有囊膜剪及1ml注射器针头等,由于并非特制,这些器械在进行虹膜后粘连、尤其是上方的粘连分离时存在有如下缺陷:
1)手术切口一般在上方,由于剪刀设计的弧度关系,不能弯折,通常上方尤其是切口附近的虹膜后粘连用囊膜剪分离时非常不顺手,无法伸到虹膜背面很好地分离上方粘连,需要借助弯折成钩状的1ml注射器针头;
2)1ml注射器针头较小,过于锋利,容易损伤周边组织,误伤虹膜,引起出血,遮挡手术视野,使本就困难的操作雪上加霜,且对于上方虹膜的粘连分离还需将针头尖端弯折成钩状使用,进一步增加器械进出伤口的次数及操作步骤,最终分离虹膜后粘连所需的时间及质量与医生的临床经验密切相关;
由于以上缺陷,临床实践中的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上方切口附近虹膜后粘连的处理是一个技术难点,尤其是对于经验缺乏的初学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风险的增加一方面会增加手术医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便也增加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及不良手术体验,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在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可以简便分离上方切口附近虹膜后粘连的器械,而目前市面上并没有该类医疗器械报道。
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申请的发明人拟提供一种上方虹膜后粘连显微分离剪刀,以满足有关手术操作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上方虹膜后粘连显微分离剪刀,该显微分离剪刀操作简便,创伤小,适用于分离上方虹膜后粘连。
本发明的该显微剪刀有两种不同样式,其设计特点主要在于弯折成钩状的剪刀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1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老年科用眼球上药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20G晶体后囊承托辅助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