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撒播防倒伏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0495.1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2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莫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程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曹广生 |
地址: | 537608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层 凹涡 形成装置 螺旋式 翻起 撒播 水稻 防倒伏 上表面 稻杆 种植 农作物种植 太阳暴晒 工具把 水浸泡 旋转式 倒伏 放水 搅碎 晒干 竖直 整平 淤泥 稻谷 发芽 割断 平整 收割 水田 压制 播种 焚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撒播防倒伏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领域,把已经收割稻谷的水田上的底部稻杆割断,待稻杆晒干后焚烧;用耕田工具将肥沃土层螺旋式翻起;待螺旋式翻起的土层经过太阳暴晒后使用水平移动的旋转式粉垄机器将螺旋式翻起的土层搅碎;屯水,使水浸泡过肥沃土层的竖直高度的十分之九;放水,使用工具把肥沃土层整平,肥沃土层出现少量淤泥;把种植凹涡形成装置平整放在肥沃土层的上表面;拿起凹涡形成装置的凹涡形成层,肥沃土层出现由凹涡形成层压制形成的凹涡;往凹涡形成装置的上表面上撒刚发芽的种子,种子调入到形成的凹涡内;拿起凹涡形成装置,完成水稻播种。解决现有水稻撒播而引起均匀和容易倒伏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水稻撒播防倒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播种方法有两种:直播法和移栽法。直播法就是将干种子或经过浸种催芽的种子按所需的播种量直接撒播到大田里;与移栽法相比,直播法省去了育秧和秧苗移栽两个环节,更加省工省力,因此,目前在我国直播水稻种植面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直播水稻时存在着以下问题:1、由于种子经过浸种,撒种时潮湿的种子容易产生粘连,造成着苗疏密不均匀;2、由于种子只撒在土壤表面,其扎根不牢固,容易造成植株的倒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撒播防倒伏的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水稻撒播而引起均匀和容易倒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撒播防倒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把已经收割稻谷的水田上的底部稻杆割断,待稻杆晒干后焚烧;
步骤2:用耕田工具将肥沃土层螺旋式翻起,螺旋式翻起沃土层为4㎝-7㎝。
步骤3:待螺旋式翻起的土层经过太阳暴晒后使用水平移动的旋转式粉垄机器将螺旋式翻起的土层搅碎;
步骤4:屯水,使水浸泡过肥沃土层的竖直高度的80%-85%;
步骤5:放水,使用工具把肥沃土层整平,肥沃土层出现少量淤泥;
步骤6:把种植凹涡形成装置平整放在肥沃土层的上表面;
步骤7:拿起凹涡形成装置的凹涡形成层,肥沃土层出现由凹涡形成层压制形成的凹涡;
步骤8:往凹涡形成装置的上表面上撒刚发芽的种子,种子调入到形成的凹涡内;
步骤9:拿起凹涡形成装置,完成水稻播种。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1中在稻杆焚烧后得到稻杆灰,往稻杆灰撒水雾,稻杆灰粘在土层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3中螺旋式翻起的土层经过太阳暴晒的时间为10天-30天。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4中肥沃土层浸泡水的时间为24小时-48小时。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5中出现少量淤泥占螺旋式翻起的土层的5%-10%。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6中凹涡形成装置包括凹涡形成层和稻谷种植汇聚层,凹涡形成层由若干个向下凸起的凸台机构和连接条构成,凸台与凸台之间通过连接条连接凸台连接,稻谷种植汇聚层开设有若干个稻谷汇聚孔,凹涡形成层的凸台套合在稻谷汇聚孔内,稻谷种植汇聚层底部为平整结构,稻谷汇聚孔与稻谷汇聚孔之间形成凸起结构。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8中在凹涡形成装置的凹涡形成层拿起2分钟-5分钟的时间进行撒刚发芽的种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程,未经莫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04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单的水稻播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稻种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