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肋软骨支架塑形刀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0127.7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2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靳小雷;郭小双;赵竟伊;宋国栋;宗宪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26D7/01;B26D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李莹莹 |
地址: |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骨 支架 塑形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肋软骨支架塑形刀。
背景技术
目前,肋软骨因来源于自体、便于塑形等优势,是整形美容手术较为常用的组织材料。自体肋软骨隆鼻术、自体肋软骨耳再造术等均需采取自体肋软骨,并将其雕刻成所需的特定形状。目前,肋软骨的雕刻、塑形过程主要采用手术刀进行纯人工雕刻的方法,且经常需要反复修改,手术程序复杂,耗时较长。手术所取肋软骨形态各异,采用手术刀纯人工雕刻的方法对术者的手术技巧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初学者采用;纯手工雕刻的方法使手术总耗时过长,对于美学表现点不太重要的支架软骨,如:鼻小柱支撑软骨、耳软骨支架内侧的支撑软骨,并不需要精雕细刻;软骨支架的设计主要靠手术医生的个人经验,无法精确获取特定参数的软骨,术中常需要反复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肋软骨支架塑形刀,解决手工雕刻总耗时过长、难度系数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肋软骨支架塑形刀,包括调节框架和两个刀片,两个所述刀片平行设置在所述调节框架内,两个所述刀片通过滑动部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调节框架上,所述刀片与所述滑动部件可解除式卡接,所述调节框架在安装所述滑动部件一侧上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所述调节框架包括第一纵行挡板、第二纵行挡板和两个支撑滑杆,所述第一纵行挡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支撑滑杆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行挡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支撑滑杆的另一端垂直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刀片通过滑动部件可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滑杆之间,所述支撑滑杆上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所述支撑滑杆包括两个第一横杆和两个第二横杆,两个所述第二横杆设置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上方,所述第一纵行挡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和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行挡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和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垂直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刀片通过滑动部件可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横杆之间,所述第二横杆上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纵行挡板两端均设置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套设在所述第二横杆上,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第二横杆可解除式卡接。
进一步,所述限位部件包括限位滑块和螺钉,所述螺钉穿透设置在所述限位滑块上表面上,所述限位滑块套设在所述第二横杆上,所述螺钉与所述第二横杆可解除式相抵。
进一步,所述滑动部件在内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滑动部件外侧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刀片卡设在所述第一开口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肋软骨支架塑形刀,包括调节框架和两个刀片,两个所述刀片平行设置在所述调节框架内,两个所述刀片通过滑动部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调节框架上,所述刀片与所述滑动部件可解除式卡接,所述调节框架在安装所述滑动部件一侧上设置有刻度。这样,将肋软骨放置于调节框架内,调节所述调节框架将肋软骨固定卡死,调节滑动部件使得刀片至所需刻度,刀片滑入滑动部件即可切取特定长度的软骨片;将软骨片在Y轴上旋转90°,调节滑动部件,切取特定宽度的软骨片;将软骨片在Z轴上旋转90°,调节刀片槽,切取特定高度的软骨片;实现可以精确切取所需参数的软骨片,制备软骨支架雏形,为后期精细雕刻节省时间;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适用于批量生产。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实现可以精确切取所需参数的软骨片,制备软骨支架雏形,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后期精细雕刻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肋软骨支架塑形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肋软骨支架塑形刀滑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肋软骨支架塑形刀限位部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调节框架,11、第一纵行挡板,12、第二纵行挡板,13、支撑滑杆,131、第一横杆,132、第二横杆,2、刀片,3、滑动部件,31、第一开口,32、第二开口,4、限位部件,41、限位滑块,42、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中心”、“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0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感式可折叠电子多功能光栅定位切割尺
- 下一篇:一种岩棉板切割机